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日内瓦会议期间,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在向英国政府报告会议情况时写道:“联合国不能指望没有得到中国周恩来和两个朝鲜代表同意的情况下解决朝鲜问题。”由此可知
A.英国开始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B.中国的区域影响力有所提高
C.中国直接决定着朝鲜问题解决D.英国意欲与新中国缓和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一位旅居西德的华人回忆,很多年来,每天一早出门,都会看到门前堆着许多垃圾。但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他家门口变得不再有垃圾,社区警察对他的态度也变得亲切起来;一些生活在南非的华人也表示,当地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些事例折射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
A.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B.发达国家治安的改善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非政治合作的深化
2021·黑龙江哈尔滨·模拟预测
3 .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双方就钱学森回国问题进行会谈,中方代表用钱学森的亲笔信揭穿美国政府否认的扣留中国公民的事实,美国政府被迫无奈才准许被扣押长达5年之久的钱学森和家人离开美国。钱学森能回到祖国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冷战政策的失败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C.中方代表的证据确凿D.钱学森爱国热情强烈
4 . “求同存异”精神的时代意义

材料一   《周易》中论述的“厚德载物”思想,实际上提倡的就是博大包容精神,讲求万物间的和平共处,以平和的心态寻求与万物和平共处的共同点和契合点。孔子也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名言中明确提出求同存异思想。

——孙信、李健《求同存异原则溯源》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邓小平按照求同存异这种新办法的基本要求所提出的两种具体模式:“一国两制”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当今这个充满矛盾斗争和“很多疙瘩”的世界,选择和平方式解决争议的好办法、新办法,极具中国特色。

——李元光《论“一国两制”的哲学内涵》


根据材料和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围绕“‘求同存异’精神的时代传承”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