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是关于1954—1955年间中国外交工作的部分言语的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可知,当时中国政府致力于
时间记录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向尼赫鲁表示:中国赞同正在酝酿中的召开亚非会议的计划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访问中国,双方领导人认为,这一会议使向无往来的亚非国家能够会面,可消除误会和隔阂
1955年1月毛泽东对这次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很重视,责成周恩来亲自负责准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方案
A.调整政策,全面发展睦邻外交B.巩固中苏关系,维护世界和平
C.强化意识形态,提升国际地位D.加强亚非合作,拓展外交空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上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求同存异”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022-01-02更新 | 439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4-2015学年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面对有关的指责和攻击还极力地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措辞。这一策略
A.旨在提升亚非国家对中国的认同感B.推动了中国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C.反映了新中国调整外交战略的意图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万隆会议上,当中立国领导人印度总理尼赫鲁被亲西方国家攻击而异常愤怒时,周恩来灵巧地避开争论,重申求同存异的主导思想,建议把有些人不喜欢的“共处”改为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共处”。周恩来的这一做法
A.适当孤立了亲西方国家B.在妥协之中绝地反击
C.鼓励了西方国家的参与D.灵活处理了会场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顾全大局的克制,谋求团结的诚意,求同存异的耐性,再加上恰如其分地揭露和反击,这一切为会议排除障碍获得成功打开了道路,也使周恩来受到各国代表的普遍景仰和尊重。”这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
A.打破了美国等孤立中国的意图B.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C.体现了新中国外交的实事求是D.与不结盟运动的精神高度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还对指责和攻击极力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回应。此举旨在
A.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B.树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
C.反对大国推行的意识形态外交D.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2020-07-03更新 | 967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A.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试图去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D.突破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2019-10-07更新 | 2263次组卷 | 24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以下为新中国参加的某一国际会议的5项议程: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判断,这一会议
A.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
C.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时间外交成果
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
D.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
2019-04-27更新 | 2115次组卷 | 4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1·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0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A.与尼克松会面时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2019-01-30更新 | 1656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1-2012学年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