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非洲与中国的交往源远流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非关系不断得到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关系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中非双方在20世纪为追求国家复兴与民族自强而在外交领域所作努力的一部分。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提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应该建立在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在表达与非洲国家的经济关系时,越来越多地使用"合作"而不是"援助"一词,把以往简单的援助方式,提升为双方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富于成效的技术经济合作,从而使中非关系成为推动中非双方实现各自经济发展与现代化的动力

2000年以来,中非关系的提升不仅表现在政治与外交层面,经贸合作更成为新世纪中非关系发展的核心动力,贸易总额跳跃性增长,中国政府积极支持中国企业投资非洲,以投资带动贸易成为中非经济合作的新特点。

——摘编自王逸舟《中国对外关系转型三十年》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中非关系演变的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思想家霍布斯(1588-1679)认为,由于人的邪恶天性,自然状态中的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然而人类是有超出这种状态的可能的,而这种可能一部分由于情感,一部分由于他的理性而构成”。为了避免人类在相互侵犯中自我毁灭,具有理性自觉的人类相互妥协,让渡权利给一个人格化的伟大的“利维坦”(国家)。

——摘编自万斌、罗维《论政治妥协》

材料二   我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和合”,并不否认事物的本来矛盾和进行必要的斗争。“和合”思想包含了承认差别的内容,而非无原则地融合。从这点上说,和合文化有助于我们认识事物的矛盾并正确掌握斗争的尺度。因此“和合文化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有中国特色的评判国际关系的价值标准”,“而且应该成为我们在国际反霸斗争中的有力思想武器”。

——摘编自韩卫东、韩耀东<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当代世界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霍布斯政治观的主要内容,并分析该政治观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中华传统和合文化的运用对处理现代国际政治关系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处理现代国际政治关系应该遵循的原则。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新中国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此外,新中国也面临着周边的安全环境恶化的危险: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给中国的安全防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摘编自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


材料二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中国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目前存在着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我们是能够采取这些步骤的唯一国家。现存的问题是,他们是否会把其他的门打开。

——摘编自《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年7月6日)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我们面临发展和摆脱落后的任务。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一旦打仗,这个计划就吹了,只好拖延。……我们提出维护世界和平不是在讲空话,是基于我们自己的需要,当然也符合世界人民的需要,特别是第三世界人民的需要。因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当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化解周边国家对红色政权的“恐惧”,新中国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总统采取的“这些步骤”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美国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分析邓小平为什么在当时提出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实践这一外交目标的。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外交政策制定的因素。
2017-02-2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