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指出:“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在保证实施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国际间的争端没有理由不能够协商解决。”这次发言(     
A.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B.成功推动了朝鲜问题解决
C.拓展了中国对外交流的空间D.使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
2022-08-15更新 | 127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955年4月,中国先后同埃及、叙利亚签订贸易与支付协定;1956年6月,中国又同尼泊尔、柬埔寨等国家签订经济援助协定。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一五”计划的需要
C.万隆会议的召开D.“一边倒”方针的贯彻
3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某次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都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并提出了支持各国在互利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等12项主张和建议。这次会议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D.促进中国与亚非新兴国家间的联系
2021-01-10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1955年初,美国加紧在国际舆论上攻击中国,捏造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等。美国此举的直接用意在于
A.破坏万隆会议的召开B.将“冷战”思维引向远东
C.加强对中国的包围封锁D.离间中国与苏联的关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
2019-01-30更新 | 3141次组卷 | 7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区中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
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2019-01-30更新 | 2542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第二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7 . 中国政府在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旧金山会议D.第26届联大
8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代表团先后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其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推动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改善了中国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D.扩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9 . 某次国际会议结束后,一位美国记者评价道:“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1949年北平和谈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
B.开罗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德黑兰会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