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万隆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的是亚非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的情景。该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强大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一次国际会议的公报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七部分。公报声明:“确认人民遭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反,是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一种障碍。”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B.巴黎和会
C.日内瓦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2021-01-09更新 | 5364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德润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国民党特务指使人在中国租用的印度航空公司专机‘克什米尔公主号’上放置定时炸弹,造成中国代表团成员及各国记者共11人遇难。周恩来因国务活动临时改变行程,才幸免于难。”与上述事件直接相关的国际会议是
A.开罗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第26届联大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时间外交成果
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
D.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
2019-04-27更新 | 2117次组卷 | 4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5年的一个会议上,会议全场以经久不息的掌声回答了周恩来18分钟的发言,会后美国记者鲍大可的报道中称他的发言“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个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一届人大
C.二十六届联大
D.万隆会议
2019-03-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2月寒假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我国的“和谐世界”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工作的经验总结。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
③“一边倒”
④“不结盟”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8-10-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5年4月中国驻印尼大使发表讲话以纪念60年前具有“历史性进步”的一次会议。当年的会议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为主题,堪称首次提出南南合作思想。那次会议最突出的成果是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B.不结盟运动的广泛兴起C.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