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从此,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请回答:
(1)新中国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写出其中两个即可)
(2)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什么会议?
(3)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4)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哪一事件?当前,中美正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美关系?
2020-06-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保持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1)1972年首次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谁?中国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哪年?
(2)指出中国美国共同参加的世界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名称。
(3)你认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方面?
2019-06-03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理)试题

3 . 中国的重大外交举措与世界局势的变化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面对这种格局,新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政策)?

(2)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概括这些重大外交成就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哪些类型的重要外交活动?

2018-01-0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甲辰之役,日本与俄争我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甲寅之役,日、德构衅,以吾国山东为战场,一如日、俄故事,后幅文章,竞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也。
材料二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之役”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2)材料二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60年代末,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直到80年代,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的参与。而到90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多个。
——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依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外因素。
2016-12-12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安徽利辛高级中学高三第一次质检历史试卷

6 . 探究题60多年来中国外交所经历的跌宕起伏,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旗帜鲜明的“一边倒”,到纵横捭阖于“三个世界”,直至今天跻身与多极化的进程,中国外交在与时俱进,在逐渐成熟。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2)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从而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3)新时期面对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提出的外交政策目标是什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并且说:“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价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