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图是1949年以来中国新增建交国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20世纪90年代建交国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中苏重新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B.重视周边外交,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C.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苏东发生剧变,许多国家宣布独立
2 . 2014年设立的丝路基金乘承“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致力于“一带一路”框架内的经贸合作和双边多边互联互通提供投融资支持,与境内外企业、金融机构共同合作。这表明我国
A.努力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B.积极开展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致力于各国间的政治合作D.应对美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
A.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B.侧重与西方国家的沟通
C.对不结盟政策有所调整D.凸显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2021-09-08更新 | 1375次组卷 | 42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梅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被写入中印、中缅双方总理的联合声明中。中共十八大后,中国政府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这一新理念的提出
A.顺应新时代国家建设的需要B.推动建立新型区域国际组织
C.完全继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促进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形成
2021-05-10更新 | 747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热身练(一) 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16年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核试验通过了制裁朝鲜的第2094号决议,中国投票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朝鲜半岛无核化中国最受益B.美国反对朝鲜核试验
C.有利于解决朝鲜统一问题D.决议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与主张
6 . 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范围不断扩大,认真参与联合国关于裁军问题的审议和谈判,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以及国际法的公正。这表明我国
A.已经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最重要一极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坚持以不结盟方式发展与各国友好关系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7 .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清醒的认识
B.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冷战”行为
C.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
D.没有厘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特点
2019-08-14更新 | 314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第四次统练
8 . 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1840—194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推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诸领域内西学东渐的进程;指导了中国近代外交理念的转变和外交机构的建立;推动了外交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和运用。

——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

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9 . 下列图片是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所展现的不同时期中国形象,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950年红色中国的毛1972年尼克松中国之旅1979邓到访了2009中国时刻

①都体现了中美两国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强烈对抗
②折射了中国从一边倒到全方位外交的发展变化
③反映了美国对中国从敌视到建交、合作的过程
④展现了中国推动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的历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近代以来,中俄关系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俄北京条约》共15条,主要内容有:1.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2.中俄两国未经划定之西部疆界,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以及中国现有常驻卡伦路线而行。3.俄国在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设领事官,“遇有大小案件,领事官与地方官各办各国之人,不可彼此妄拿、存留、查治”。4.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贸易,并不纳税。

——孙世海《中俄<北京条约>到底割占了中国多少土地》


(1)根据材料一,指出沙俄破坏了我国哪些权益?

材料二   1937年8月中苏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如下:1.两方约定不得单独或联合其他一国或多数国家,对于彼此为任何侵略。2.倘两缔约国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期间内,对于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协助,并不得为任何行动,或签订任何协定,致该侵略国得以施行不利于受侵略之缔约国。

——梁琪《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原因。

材料三   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主要内容如下:1.军事方面,“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者措施。”2.政治方面,“双方根据巩固和平和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3.经济文化方面,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潘正祥《从同盟到对抗——20世纪50、60年代的中苏关系》

材料四   2001年7月,中俄两国签署了为期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规定……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马辉《中苏、中俄关系对国家关系的启示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环境、经济发展、外交政策、社会制度方面,说明中国愿与苏联结盟的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影响国与国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