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2004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提出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2005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阐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2007年10月,“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被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这表明21世纪初的中国(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在外交领域推行多边外交
C.以和平方式应对世界各种挑战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
2023-03-06更新 | 567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五)
2 .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又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一词源自古希腊语,本意是“人民统治”“主权在民”。作为一种政体形式,民主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各国民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民主道路不同,民主形态各异。

——摘编自浙江日报《理一理:民主是什么?谁来定义民主?》

材料二   令人悲哀的是,人类科技在20世纪的巨大进步,首先加快了“死亡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导致了大规模的毁灭。人类扮演了自己的“掘墓人”……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出现,使得人员伤亡的数目大大增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几个人投下的一枚原子弹就造成十几万人的伤亡。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人类文明忧思录》

材料三   “和平是人类的永恒期望”。第九届北京香山论坛1021日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北京香山论坛的贺信中指出,面对复杂的安全威胁,各国要紧密团结起来,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安全伙伴关系,推动构建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的安全架构,更好促进亚太地区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20191022日《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性质和参政方式,并概括近代英国对民主政治的哪些发展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学技术与战争的相互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21世纪中国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做出的努力。
2022-03-1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检测历史试题
3 . 2004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在《塔什干宣言》中,强调了它是“建立在平等伙伴、相互尊重、互信和开放原则基础上的非集团组织”,表示面对国际恐怖主义、地区冲突与危机等复杂挑战,“能够并且应该在多边主义、各国相互协作、遵循国际法准则的基础上予以应对”,并宣布它准备以此为基础“与所有国家和多边组织进行积极合作”。这表明该组织
A.是一种新型的区域合作组织B.是亚太地区的多边合作组织
C.政治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D.是解决边界问题的协调机制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怎样才能使中国劳动人民从穷困、痛苦和被侮辱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并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他们能够过富裕的和有文化的生活呢?这就必须做好两件最基本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推翻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这件事已基本完成……第二件事,就是利用已建立并且巩固起来的人民民主专政作为主要的工具……发展人民的生产及其他经济事业。

——1950年刘少奇《国家的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材料二   八十年代无论对于国际国内,都是十分重要的年代,我们要做的主要是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全世界都估计到,八十年代是个危险的年代,开端就不好,发生了阿富汗事件,还有伊朗问题,更不用说早一点的越南问题、中东问题。这样的问题以后还会很多。总之,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始终是作为一项严重的任务摆到我们国家和全国人民的日程上面就是了;第二件事,是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第三件事,要加紧经济建设……

——1980年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述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完成“两件最基本事情”所做的内政方面的努力。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邓小平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理论突破,分析这一突破对改革开放初期祖国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2021-08-26更新 | 34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高三5月选考科目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和平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基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之用,和为贵。”“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材料二   汉文帝即位之初,将军陈武等主张对匈奴动兵,汉文帝的主张是:“兵凶器,虽克所愿,动亦耗病,谓百姓远方何?……朕与单于皆捐往细故,俱蹈大道,堕坏前恶,以图长久,使两国之民若一家子。”汉景帝继续坚持汉文帝的民族政策。……贞观末年,唐与周边的突厥、吐谷浑、吐蕃、回纥、薛延陀、契丹等民族和睦相处,疆域空前广袤,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各民族之间相濡以沫,实现了“胡越一家”。

——整理自邱成岭《论中国古代民族政策观》。

材料三   新中国的“和平外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内容与表现。第一阶段(1949-1966年)“和平外交”以“保家卫国、广交朋友、倡导和平”为主。第二阶段(1966-1978年)“和平外交”以“不结同盟、利用矛盾、制止战争”为主要内容。第三阶段(1978-2000年)“和平外交”可概括为“韬光养晦、冷静观察、务实应对”。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和平外交”可概括为“和平崛起、积极参与、有所作为”。

——摘自董书含等《中国“和”文化与和平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上述主张相应的学派,简述这些主张共同宣示的理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扼要指出汉朝文景之治时期对待民族关系的主要态度,简述唐朝贞观之治时期实现“胡越一家”的主要举措。
(3)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一以贯之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根据材料三和所学,请选择阐述:①请以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解冻为例,分析中国在第二阶段“利用矛盾、制止战争”的具体表现;②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在第四阶段推进区域合作模式上“积极参与、有所作为”的具体表现。(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2021-07-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6 . 这一多边合作组织的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之一,其宗旨和原则包括: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平等互利,通过相互协商解决所有问题等。这一多边合作组织
A.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
B.使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C.显示了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
D.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新型国家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