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2004年7月,“为中国和非洲喝彩——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在南非开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组派多个艺术团赴11个非洲国家访问演出。这是中国在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中国文化活动,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     
A.是中国重视发展周边关系的具体实践B.掀起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建交高潮
C.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D.有利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
2022-09-08更新 | 4415次组卷 | 46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分层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 1989年7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布什总统特使斯考克罗夫特时说道:“现在中美关系确实处在一个很微妙、甚至可以说相当危险的地步。中国没有触犯美国……美国在很大范围内直接触犯了中国的利益和尊严。中国的内政决不允许任何人加以干涉,不管后果如何,中国都不会让步。”材料旨在强调中国政府(     
A.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基础B.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原则
C.以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为立足点D.加强两国的战略合作为目标
3 .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材料四   党中央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多场多边会议,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简史》


(1)材料一中图1和图2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
(3)材料三中图3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4)根据材料四,谈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何现实意义?
4 . 邓小平在1981年1月发文表示:现在美国有些人认为“如果美国政府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像台湾这样的问题,中国可以吞下去”,对该类言论我们必须加以澄清,否则很可能导致中美关系的后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外交局面需要新的突破B.中国对发展中美关系的立场坚定
C.美国民众质疑政府外交政策D.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冲击了中美关系
2022-08-03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0~2002年,我国积极参与创建并大力推讲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东亚首脑会议、中国与东盟“10+1”和中日韩与东盟“10+3”定期会晤机制、亚欧首脑会议、中欧首脑定期会晤机制、亚非首脑会议、中非首脑定期会晤机制等。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我国(       
A.侧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B.努力推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确立了反霸维和的外交目标
2022-07-18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分层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6 .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对外的各项抗疫援助
援助措施受援国家/机构
捐赠物资朝国、日本、意大利、尼泊尔、蒙古、缅甸等国
派遣医疗专家队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塞尔维亚、柬埔寨、巴基斯坦、菲律宾、哈萨克斯坦等
开专家视频会议欧盟、东盟、非盟、加勒比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阿盟等
捐款500万美元世界卫生组织(中国新闻网,2020年4月23日)

表中的内容说明,我国(     
A.多边外交取得巨大的成就B.与结盟国家关系牢固
C.构建起新型区域外交模式D.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2022-07-02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分层作业)-【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7 . 在2004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60届会议上,中国第11次挫败西方一些国家的反华议案,在支持中国的28票中,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占26票,其中亚洲10国,非洲15国,拉美1国,其他两国是俄罗斯和乌克兰。这反映出当代中国
A.多边外交取得重大成就B.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密切
C.打破了西方的外交孤立D.被世界多数国家所认可
2022-06-07更新 | 578次组卷 | 8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8 . 2022年2月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俄关系上不封顶,没有终点站,只有加油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214日,经过毛泽东、周恩来同斯大林、维经斯基会谈,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双方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等。苏联政府贷款3亿美元给中国政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确定了中苏两国政治军事同盟关系以及发展两国友好关系的准则。19794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0年期满后不再延长。次年4月,该条约期满后废止。

——摘编自人民网《党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2001716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在莫斯科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条约规定:“第五条   俄方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俄方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第六条   缔约双方满意地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决心并积极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第十八条   缔约双方将根据各自承担的国际义务及本国法律在促进实现人权和基本自由方面进行合作。”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材料三   202112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俄关系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展示出新的生机活力。双方正式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捍卫了各自国家尊严和两国共同利益。两国积极展现大国担当,阐述民主和人权的正确内涵,成为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中流砥柱。

——摘编自《人民日报:促进中俄关系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俄关系的变化,概括俄方所持的基本态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俄续约的主要原因。
2022-05-26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9 . 近年来,中国开始通过承办世博会、世园会、冬奥会等诸多大型国际活动,让更广泛的受众认识了日新月异的中国,塑造一个和蔼可亲,有着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以及强大的现代工业和科技能力的国家形象。这一举措反映出
A.我国多样化的外交政策B.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形成
C.新时代大国外交的推进D.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2022-05-25更新 | 894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阶段特征背景成就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新中国成立,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社会主义的力量发展壮大。1949年,与苏联、东欧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为恢复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外交的新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955年,参加了万隆会议,以新独立国家的身份讨论了亚非共同关心的问题。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了“万隆精神”,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理解和信任,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
影响。
20世纪70年代开创外交新局面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发展;美新国在与苏联的争夺中处于守势中苏关系恶化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新时期全方位外交。全面走向世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提高。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动了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结合中国及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表材料中提取恰当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