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美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促使中国改善与美国关系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关系的改善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整个世界处在两大阵营对峙的状态中。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在这个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于1953年底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
材料二 更加有趣的是在此时期美国为何会就中国明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持着极其相似的态度。l972年2月28日,上海联合公报发表,提出了双方解决“根本性分歧”的方案。……国际争端的解决都要基于这一基础,不得诉诸武力解决和威胁。美国和中国同意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共同关系。
——罗伯特·基斯《周恩来和平共处外交的当代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形势的发展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新问题和挑战。……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联合部分西方国家破坏国际法准则,尤其是破坏不干涉内政这一核心内容,自认为有权决定别国政权的合法性。
——叶自成等《新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变迁》
材料四 2012年2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叙利亚动武问题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否决票,决议未获通过。……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其实,中国的反对票既非“跟随俄罗斯”,也不是“同情巴沙尔”,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摘自《环球时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2)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实现和解的原因。据材料三,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遇到的挑战。
(3)综合上述材料,在当今时代,中国应该如何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前提下妥善处理国际关系?
2016-11-27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崇义中学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中美联合发表的《上海公报》中明确提及要“反霸”,“承诺中美双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并且反对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的企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任何国家”主要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B.该公报发表的相关背景是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C.中、美都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诉求
D.该公报发表后中美之间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4 . 2016年11月,特朗普以“美国优先”的口号赢得总统选举,并借助台湾问题极力打压中国,在这种背景下,中美关系成为焦点。如图是作于2016年12月、反映中美关系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意在揭示
A.美国霸权主义侵略行径始终如一
B.国际秩序构建遵循的是丛林法则
C.中美关系的主要分歧是规则冲突
D.中国已经掌握了国际话语主动权
2022-04-20更新 | 349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3年2月,毛泽东会见基辛格时说:“我跟一个外国朋友说过,我说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土耳其、欧洲。”这是著名的“一条线”外交战略,其提出的主要背景是
A.苏联成为中美共同对手
B.中美已抛弃意识形态分歧
C.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D.中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23-24高三上·江西·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下半年,中国农业代表团、工业代表团等相继访美。中国还邀请美国许多大公司来华为自然资源开发、重工业建设、石油开采等领域提出建议。19797月,为期三年的《中美贸易协定》签字,该协定是“中美商务关系的核心”和“美中关系的转折点”。19798月美国副总统蒙代尔访华,向中国通报了美国为推动两国经济关系所采取的步骤: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协助中国发展水电,为中国提供贷款,鼓励美国企业界向中国投资。1979年中美两国的贸易额达到24.51亿美元。

——摘编自陈从阳《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建交中的经济因素》

材料二   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2001年中美之间的双边贸易额为805亿美元,是1979年两国建交时的32.8倍。19792001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累计近6000亿美元。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大陆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以2000年计算,美国在中国大陆投资所带来的赢利收益高达72亿美元,比从墨西哥所收取的多了57%,比新加坡多出1倍多,是巴西的近4倍。

——摘编自于朝晖《试析7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关系中的经济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末中美经济关系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美经济关系发展的重大意义。
2023-12-24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 江西省“三新”协同教研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将纺织机、蒸汽机等一系列技术列为“高科技产品”,对美国实行技术封锁,并通过法令禁止机器、设计图纸或相关模具出口。英国政府还明确禁止工匠移民美国,向美国移民的工匠和制造业主一经发现即予以逮捕。1803年英国议会通过《旅客法》,进一步阻止熟练工匠和产业工人移民美国。同时,为了防止技术泄密,英国人极少同意外国人参观本土的纺织设备,并将盗窃蒸汽纺织机设计图纸定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据陶惠芬《欧美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引进与利用》等

材料二   下表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演变

时间对华管制政策备注
1949年允许非战略物资出口,禁止军事物资出口新中国刚成立
1950年实行全面禁运朝鲜战争爆发
1952年扩大对中国禁运,中美贸易冻结巴黎统筹中国委员会成立
1969年贸易解禁,允许非战略物资的贸易尼克松执政
1972年允许非战略物资出口,享受偏向性优惠《上海公报》发表
1980年原则上可获得军民两用技术苏联入侵阿富汗
1983年将中国提升为“友好非盟国”待遇,基本取消对华输出管制里根执政

——据姜辉《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与我国技术引进路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英国对美国技术封锁的影响。
(2)概述20世纪80年代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后发展国家如何突破科技发展的种种限制。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

——谢益罡《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9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美国现在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不采取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争中的措施,也不对在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指导。

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鉴于共产党军队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因此命令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并且本人已请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攻击。台湾未来地位之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和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

——编自《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1972年2月27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并简要分析美国对台政策调整的影响。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表明中美两国外交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对中国和国际局势分别产生的影响。
2021-05-0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间,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一个战略构想:帮助中国成为“强大、统一、民主的大国”。这一“使中国成为大国”的战略,包含两项具体设想:第一是在国际政治方面,邀请中国参与反法西斯联盟,成为“四警察国家”之一,“防止或遏制侵略行为”,维护世界秩序;第二就是促使国共两党合作,以和平方式建立强大、统一、民主的中国。围绕这一构想,美国展开种种政治.上的努力,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摘编自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现代中国让西方人产生了很多疑问:为什么社会主义中国经济会突飞猛进?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姚明这样像NBA球员一样好的明星?中国会不会把全球的石油用光?……这当中有好奇、羨慕,也夹杂着猜疑与不安,中国的形象正因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多元、丰富,西方人再也无法用非好即坏的标尺或简单的符号来看待中国了。

——摘编自《历史上西方看中国:从天堂到丑陋不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提出这一战略构想的意图及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两国外交关系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2年中美发表《联合公报》对中国外交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自身的角度分析让西方看中国的眼光变得复杂、多元、丰富的因素。请针对如何消除西方对中国的猜疑与不安提出合理的建议。
2021-01-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一中、宜春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