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美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时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从侧面说明了(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两极格局走向解体
C.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D.中美分歧已然消失
2 . 1972年因华盛顿公园入住了大熊猫“玲玲”和“兴兴”,而被命名为熊猫年。此活动主要得益于(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尼克松访问中国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日邦交正常化
2022-10-0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庆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8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边倒”的政策,不是单纯地在国际斗争战线上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外交战略,它是一种基于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的深切认同、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党情、国情独立自主地做出的正确战略抉择。

——杨云龙、肖昊宸《“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原因再析》

材料二   魏史言的《尼克松访华》中有如下记载:毛泽东主席在会见尼克松和基辛格时,对基辛格说:“你跑中国跑出了名了嘛,头一次来,公告发表以后,全世界都震动了。”

——节选自《历史评论》

材料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以及非传统的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地区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因素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的前途命运也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政府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积极推进和谐世界建设。

——摘自麻陆东《和谐世界建设: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基辛格“跑中国”的主要因素,你怎样理解“全世界都震动了"?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①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的外交布局,概述中国通过主办主场外交产生的影响。②简述中共十九大针对来自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所贡献的中国特色大国的外交智慧。其中一个进行作答。
4 .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其中不属于70年代的是(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乔冠华的笑声》B.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C.中日两国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以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下列关于新中国各时期外交说法正确的是
A.“一边倒”就是坚定地站在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B.1954年的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印两国的谈判在(1953年)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周恩来说道:“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地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

周恩来指出:中国政府“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周恩来指出,亚非国家要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而非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亚非会议公报指出:“自由和和平是相互依靠的,自决的权利必须为一切人民所享有,自由和独立必须尽可能不迟延地给予现在仍旧是附属地人民的人们。”

——摘自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等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这个重要转变对中国内政、外交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使中国能够真正把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第二,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点更加鲜明。

——摘自孙大力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第4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共和国初期外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指出5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一条线”的战略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主要表现。指出影响该时期外交的主要因素。
2022-04-1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行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的熊猫外交主要发生在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中,70年代后同西方国家的熊猫外交成为主流,中国开始向美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赠送熊猫。20世纪70年代的熊猫外交
A.突破了“一边倒”的方针B.促成全方位多边外交局面
C.主要得益于重返联合国D.反映了外交方向的新变化
9 . 下表所示为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个任期内部分有关中国的言行。这些言行
时间内容
1969年7月22日尼克松发表讲话:“我盼望这一时刻的到来,那时中国人民和我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的所有人民可以在一起散步,在一起谈话。”
1970年2月尼克松在其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中称:“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1971年2月25日尼克松在外交报告中,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来称呼中国,使这份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份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文件
A.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B.有助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意在离间中苏两国的关系D.表示美国将放弃霸权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这是中国第一次作为一支主要的国际力量积极参与调整,而不是被动卷入国际关系的调整之中;调整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紧迫的安全问题,而其影响却是全面而深远的。中国外交活动范围从此扩展到国际舞台,而此前基本上被局限在半个舞台上。中国的这次外交调整推动了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C.全方位外交的开展D.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