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美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某报刊登的名为《Highlob(吊高球)》的漫画。它反映出当时的国际形势是(       
A.中国美国苏联三足鼎立B.中美缓和,苏联孤立
C.中美恶化,苏联中立D.美苏冷战,中国中立
2 . 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在3~5年内从发达国家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这就是所谓的“四三方案”。这一方案推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引进外资高潮的出现,不少项目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该方案的出台表明
A.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B.西方国家彻底改变了敌视中国的态度
C.“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D.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有了实质性的缓和
3 . 19704月,美国宣布在国外子公司和国外公司同中国的贸易中,允许装有美国制造的非战略物资部件输往中国。6月,众议院第一次在援外法案中取消了反对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决定。这些政策变化表明美国(  )
A.主动释放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B.切实推进与中国的新型区域合作
C.彻底改变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D.正式承认“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
4 . 1972年2月28日(农历1972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上海与周恩来共同发布《联合公报》。该公报的发表(     
A.中美两国开始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了正常化D.新中国的外交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回忆录里这样描述1972年他同周恩来的历史性握手:“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结束的时代”里中美关系的特征是
A.长期敌对B.结为盟友C.保持邦交D.求同存异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摘编自《周恩来选集》下

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重大成就。



“乔的笑”

尼克松访华

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别写出与图示信息相关的外交成就。
7 . (改编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期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我国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也有利于祖国统一。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
2021-11-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里程碑,该事件标志着(     
A.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放弃霸权主义
9 .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下列几幅图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①“五星红旗在联合国飘扬”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什么成就?有何意义?
(2)请给图②加一个合适的标题;按照时间先后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排序。
(3)图③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2020-11-0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第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10 . 近代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二: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摘自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三个周期的起点1919年、1949年、1979年”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