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日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

——谢益罡《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9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2 . 观察下列三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一1895年4月日本马关

图二1945年9月2日“密苏尔号”

图三1972年建交


(1)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直接促成图三历史场景出现的与哪个国家有关?
2019-01-2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开发区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3 .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在1954年和1972年分别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1954年和1972年,我国取得这些外交成就的国际背景有什么不同?
(3)综合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认识。
2019-01-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无视国际社会谴责,退出由美国倡导建立的国联,突破了华盛顿体系,最终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在反复权衡利弊后,决定不对华宣战的主要原因,就是顾忌美国援引“中立法”,禁止向其输出废钢铁和石油等战略物资。

20世纪50年代,中国未参加旧金山对日和会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从中作梗,反对英国邀请中国政府参会的主张。20世纪6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的一大障碍,是美日同盟。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不仅和中美关系改善有关,更与尼克松总统未按照和佐藤荣作首相的约定将中美接触的情况事先告知日本,玩“越顶外交”有关。

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谈判因是否写入针对苏联的“反霸权条款”而陷入僵局,是美国总统卡特派遣布热津斯基斡旋,最终打消了日本的顾虑。

——摘编自《美国因素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因素在不同时期对中日关系的不同影响。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态度变化的原因。
2019-01-0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吉林省榆树一中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