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日关系正常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中国外交发展概况简表

时间发展概况
1949—1959年新中国提出了以“三大外交政策”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内容的一系列外交理念、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同32个欧亚非国家正式建交,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建交高潮。
1960—1968年外交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反对美苏霸权主义,发展同周边国家和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以及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60年代迎来了以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第二次建交高潮。
1969—1978年毛泽东提出了联美抗苏“一条线”战略,外交政策出现了大调整和大突破。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中美、中日关系先后实现了正常化。
1979—1989年邓小平将这一时期外交的指导思想归纳为“两个重要的转变”,“一个是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一个是根据这个判断相应地调整对外政策。”中美关系总体平稳,中苏关系正常化,与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建交国总数上升到137个。
1990—2002年坚定不移地“走出去”,继续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与大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支持和援助发展中国家,推进以联合国为重点的国际组织的多边活动,参与创建并推进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外交进程。新中国建交国发展到160余个。
2003—2012年提出以“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为核心的外交理念。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全面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高度重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2013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与时俱进,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更加丰富完整。新中国建交国发展到近180个。

——据齐鹏飞《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外交》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