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提出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体现出中国(     
A.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B.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C.基于独立自主政策开展多边外交D.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外交的出发点
2022-07-09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近现代外交经历了由屈辱走向辉煌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南京条约》签订开始……晚清国人也对西方的领事制度有了新接触,逐渐萌生了国际法上向国外派遣公使和领事的需求,并开始纷纷向海外各口岸派遣公使和领事,使中国的使领馆制度日趋形成。中国外交开始重视通过国际法上的谈判方式来解决清政府和他国之间的争端,谈判在这一时期对国家权益的挽回及维护国家主权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摘编自董临瑞《从<南京条约>看晚清时期国际法在中国的运用》

材料二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不再“以苏划线”、“共同制苏”,而是提出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尤其是反对美国、苏联的霸权主义,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改变过去与美国建立针对苏联的“战略关系”,适当拉开距离,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全方位进行外交活动。中国实行真正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经受住了苏联东欧剧变的冲击,坚守了社会主义阵地,取得了内外工作的重大胜利。

——摘编自吴恩远等著《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的表现,并分析原因。
(2)从材料二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建交的高峰中任选一次,分析促成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对外交往政策的内涵,归纳这一政策对世纪之交的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并说明制约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因素。
3 . 2019年,我国举行了三场主场外交活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向世界发出共建美好未来的“绿色邀请”;亚洲文明对话大会饱含对促进亚洲文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三场主场外交共同体现了中国
A.开放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B.和平合作,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独立自主,坚持原则与灵活并举的外交D.多边外交,打破了超级大国称霸的局面
4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不搞同盟、不搞对抗,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划界,积极编织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几乎涵盖了所有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这说明,当今中国
A.专注于实现睦邻友好的外交B.积极塑造不结盟的大国形象
C.致力于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D.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原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9年以来,依据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开展积极灵活的外交工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王绍坊《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

1949年单页版、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

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1980年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
(2)材料二所述历史事件反映了新中国在50年代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各版护照上“文字”、“使用范围”的变迁,谈谈新中国外交在不时期的特点。
2020-02-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延期开学辅导测试(一)历史试题
6 .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这一外交主张出现的背景是
A.战争威胁已经消除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两极格局已经解体D.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和谐
7 . 1950,1953,1958版中国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195版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两个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修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到2005年我国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有80%是因私护照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法英文对照的出现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结果
B.修改的内容是为了方便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C.护照演变反映了我国外交事业随国内外形势而调整
D.因私护照的增多推动我国外交向全方位的方向发展
8 .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外交取得了辉熄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美国企图操纵会议.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周恩来表现出了杰出的外交智慧,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会议取得了圆満成功.

材料二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材转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成就。

(一)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二)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议(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四)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材料一中,针对与会国之间社会制皮度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9 . 外交“大智慧”是对高超的战略、策略思想的形象说法,也是对上乘外交斗争艺术的比喻。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他们都不乏“大智慧”。其中影响他们的外交决策的最根本因素是
A.时势变化
B.斗争艺术
C.国家制度
D.国家利益
2019-05-15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定远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