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18771917年部分工业产量统计

工业产品18771887189719071917
原钢产量(千吨)579339372722373745784
原油产量(千吨)1780377180632214644709
汽车产量(千辆)441874
发电(10亿瓦小时)1412143429

——据《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美洲卷》(1750-1993年)

材料二   美国的自然资源牛富,得天独厚。煤、铁、天然气、钾矿和磷矿的储量占世界第一位。森林覆盖面积广,水力资源充沛,西部有广大肥沃的土地可以开垦。……美国地处西半球.邻国多为弱国,不仅不受入侵的威胁,而且可以支配其它关洲国家,也不需卷入欧洲国家的纷争。国力弱小时,东西两大洋像护城河一样保护着美国的国家安全,国力壮大后,两洋又变成对外扩张的捷径。

材料三   


材料四   美国自建国起便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纷争之外,避免涉足欧洲政治军事冲突。但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孤立主义"原则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和思想,"门罗主义"以"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拒绝欧洲列强插手美洲事务,将美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战期间,美国由中立到参战。战后"威尔逊主义"试图将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重建纳入美国设计的轨道,美国在孤立主义掩饰下充当世界霸主的野心逐渐暴露。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外交演变成一股绥靖主义思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战后"杜鲁门主义"提出,美国谋求世界霸权。从它们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走向全球霸主的过程。

——摘编自岳西宽《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1)据材料一、二、三,指出美国崛起的原因。
(2)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进行评述。
2022-04-28更新 | 38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62年,美国全面启动“青年领袖项目”,源源不断地将第三世界的潜在国家领袖和青年精英带到美国接受文化熏陶。据1967年政府统计报告,曾参加过交流项目的非洲精英中,已出现两位首相、两位总统、一位副总统、五位国务卿和87位部长。这表明当时
A.美国和平演变政策成效显著B.第三世界倒向资本主义阵营
C.美国操纵非洲国家民主选举D.第三世界成为文化冷战重地
2022-04-06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学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1945-2004年法国民意调查:“你认为1945年德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的统计结果,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法国民族主义的不断发展B.英法关系持续恶化的表现
C.冷战思维导致的恶果显现D.美国对法国控制不断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