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946年夏,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
A.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B.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
C.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2022-02-28更新 | 5908次组卷 | 45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8 现代世界-【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2 . 1947年,杜鲁门主义主张“遏制共产主义”,不应忽视“中间地带”,要面向全世界。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鼓励亚洲盟发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的责任,美国与其全球盟次之间形成“伙伴关系”,对苏联实施的政策有所缓和。这一变化
A.表明美国外交发生了根本转折B.为美欧形成平等关系创造了条件
C.反映了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D.是大国政治力量分化组合的结果
2022-05-09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3 .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新亚洲政策美国支持亚洲国家的集体安全以遏制"极权政治"的扩张.但不是“发号施令”。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同西欧、日本的关系。这表明(     
A.表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B.美国对外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
C.说明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主的地位D.美国通过多边力量遏制苏联
2021-01-20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全国通用)-题型03表明、说明类选择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自《世界史》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担忧“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美国人的政策有时表现得令人恼火,这些表现,有时会使人想到美国的压力可能是建设欧洲的重要因素。……美国并不是欧洲的一部分……这在地图上是可以看到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法德合作是欧洲一切组织建设的基础”“建设欧洲是要以能行动的、具有权力的、能负担责任的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就是国家。只有国家才是有权命令并有权要求服从的实体,除了由各个国家组成的欧洲之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别的欧洲。”

——周荣耀《戴高乐主义论》

(2)材料阐述了戴高乐欧洲观的主要观点和内容,请依据材料列举答题要点。

材料三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2004年)

1951年法、德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8年法德六国在罗马签署协定,决定实施共同农业政策
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
1974年欧洲理事会成立
1979年欧共体成立欧洲议会
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二次扩大
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年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进程中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的第五次扩大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这次扩大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什么重大变化?

2018-03-01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5月27日 每周一测——《每日一题》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漫画标题为《合不来》,反映了二战后的某种国际关系。它可用来解释(     

A.欧洲联合的趋势B.美苏冷战的起源C.多极化趋势的发展D.苏联解体的影响
2023-07-16更新 | 206次组卷 | 9卷引用:漫画类试题汇编(二)

6 . 有学者指出:“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自己。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该学者意在强调,美苏冷战(     

A.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B.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C.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D.将对外战略重点放于欧洲
2023-04-01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7 . 如表为美国对苏遏制战略重心波动情况表。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波动周期代表人物代表政策战略手段战略重心战略效用
第一周期
1947—1953年
乔治·凯南八千字电文非对称遏制(重点)核心地带优势积聚
保罗·尼采NSC—68号文件对称性遏制(全面)边缘地带优势流失
第二周期
1953—1969年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大规模报复非对称遏制(重点)核心地带优势维持
约翰·肯尼迪、林登·约翰逊灵活反应对称性遏制(全面)边缘地带优势丧失
第三周期
1969—1981年
理查德·尼克松、杰拉尔德·福特尼克松主义非对称遏制(重点)核心地带止跌企稳
吉米·卡特卡特主义对称性遏制(全面)边缘地带劣势放大

A.美国战略规划日趋消极保守B.多极化趋势加速了两极格局瓦解
C.力量对比影响美苏争霸态势D.第三世界的崛起冲击了霸权主义
2022-05-26更新 | 29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20-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8 . 1971年,美国与英、法、苏在柏林签订了《西柏林协定》,保证今后不在西柏林地区使用武力威胁;1973年,美国与苏联讨论了包括欧洲安全、经济合作、人道主义合作等问题,推动了欧安会的顺利召开。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美国霸权主义的破产
C.合作共赢成为各国共识D.美苏关系的有限缓和
2022-06-27更新 | 812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16专题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二战后的世界 (1945年至今)(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9 . 如图是1948年英国人伊林沃思创作《一旦通过守门员》的漫画,画面中的商店橱窗贴着“反苏新品”这样的广告词,商店由一名健壮的美国国会门卫看守,店外一群代表西欧各国的妇女正迫不及待的排起长队等待商店开门。该画旨在揭示
A.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B.美国政治运作的分权制衡
C.美国经济冷战正取得效果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2022-06-05更新 | 580次组卷 | 6卷引用:第05讲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暑假复习与自学课】2022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纲要下+选必一)
10 . 如图为冷战时期苏联一幅名为“HaCBoroTooBy”的漫画,中文译为“搞到了自己的头上”。围绕绳子的文字为“对苏联的制裁”。该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A.指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B.讽刺对苏联的制裁只会恶化自身发展
C.揭示苏联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团结社会主义国家一致应对西方封锁
2022-04-10更新 | 243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全国卷35题 二战后的世界发展与演变-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