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苏“冷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1 道试题
1 . 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表示,“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以下最能体现这一态度的是
A.“冷战”政策B.马歇尔计划C.局部“热战”D.成立“北约”
2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中的“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表现为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实施马歇尔计划
C.组建了经济互助委员会D.推行杜鲁门主义
3 . 1962年10月23日,美洲国家组织召开紧急会议,针对苏联“对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危险威胁”,支持美国对古巴的封锁政策。这主要是基于当时苏联
A.援助中国进行核实验B.指使东德修柏林墙
C.与美国展开了核竞赛D.在古巴布置了导弹
2021-01-2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9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商品博览会上,美苏两国领导人展开了著名的“厨房辩论”(以下为内容节选)。这一辩论反映出当时
赫鲁晓夫:(美国)现代的厨房设备只是美国有钱人的享受。而在苏联家家户户都可以住进拥有这样设备的房子
(副总统)尼克松:我们希望展示我们的多样性,以及做出选择的权利。我们并不希望所有一切都由一名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决定,而恰恰是这个人让所有的房子都盖得一模一样

A.美国自由主义经济盛行B.苏联经济发展落后美国
C.军备竞赛影响民众生活D.意识形态对立异常激烈
5 . 如图为苏联时代反美宣传画《“自由”在美国》,此宣传画揭示了
A.“冷战”导致世界局势紧张B.美苏之间意识形态分歧巨大
C.苏联的社会制度比美国更优越D.苏联人民羡慕美国人民的自由
2021-01-2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二战后,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1949年德国被一分为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61-1973美国侵略越南: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危机。这表明
A.“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B.美苏两国不断发生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冷战”局面从此拉开帷幕D.两极格局对世界局势百害无一利
7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俾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予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据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19717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2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注: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在二战后是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特征。从国际角度,分析导致该特征的主要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
2021-01-2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北大培文东信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二战以来,各种政治力量相互较量,国际格局风云变幻。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问题:
(1)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冷战”中爆发了哪两次热战?各有何影响?

材料二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 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2)材料二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在外交上是如何应对的?

材料三 近年来朝韩关系发展回顾

1990年9月朝鲜北南方举行第一次总理会议,这是南北双方举行的最高级别会谈。

2009年8月金正日会见韩国现代集团会长玄贞恩。两国联合签署多项交流协议。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朝韩关系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态势?折射出当今世界形势具有什么特点?
2021-01-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结束时,美、苏势力迅速膨胀,成为世界两大强国。因制度不同、利益冲突,双方由战时盟友转为战后对手。伴随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和“遏制战略”的推出,美国开始对苏联实行冷战。苏联则利用实力控制东欧,对美反击,从而出现了以美、苏冷战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材料二   以1989年下半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为标志,世界进入后冷战时期,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过渡。在过渡时期,世界力量的对比及其相互关系出现了“一超(美国)多强(欧洲联盟、日、俄、中)”的局面或所谓的“一(一个超级大国)二(军事上两强一美俄)三(经济上三强--美、日、欧)五(政治上美欧日俄中)”这样一种多层结构。与以往在战争基础上实现的世界格局转换不同,这次世界格局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战胜国会议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因而新格局的形成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摘编自陈舟《论世界格局的转换与现代局部战争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推动两极格局形成所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世界格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变化出现的原因。
2020-12-1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二战后初期美国采取的举措。这说明
A.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B.欧洲成为“冷战”焦点
C.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D.“冷战”程度不断加深
2020-12-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