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美国《新闻周刊》的民调显示,有高达90%的受访者反对美国入侵古巴的行动。此外,肯尼迪总统周围的高官也有反战声音。该“反战声音”基于
A.美苏争霸斗争是以冷战为主B.古巴导弹危机激化美苏矛盾
C.核战争将严重威胁世界和平D.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增强
3 . 彭德怀曾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使冷战扩展到亚洲B.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D.造就了国内的稳定
4 . 越南战争期间,中国和苏联向越南北方派出援助部队,但均秘密进行不公开身份,也不参加针对美军的一线地面作战。美军飞机对越南北方进行狂轰滥炸,但地面部队却始终不敢越过中国关切的北纬17度线。这说明
A.两大阵营在局部战争中尖锐对抗B.军事行动的隐蔽性受到各方重视
C.中苏在越南战争中进行紧密合作D.冷战中大国间试图避免全面冲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古巴导弹危机时说:“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共同的语言”。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苏弱美强下苏联不得不妥协B.赫鲁晓夫主动放弃世界争霸
C.美苏领导人都热爱世界和平D.美苏要尽力避免世界核大战
6 .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两国关系由之前的针锋相对转向相对缓和,并形成了卓有成效的自我控制机制。这重大转折”是
A.越南战争B.修建柏林墙C.朝鲜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
7 .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美苏两国处于最紧张和最僵硬的全面对抗之中,彼此间几乎毫无谈判解决争端的认真尝试,而且其中一国直接参加、另一国间接参加了一场热战。 这场“热战” 是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德国分裂D.古巴导弹危机
8 .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朝鲜战争爆发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D.东欧剧变
9 . 2018年4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朝韩领导人跨越板门店军事分界线握手会晤是历史性的时刻。我们期待以此次板门店历史性会晤为契机,进一步开启半岛长治久安的新征程。造成战后朝鲜半岛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美苏“冷战”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1961年柏林危机B.苏伊士运河战争
C.古巴导弹危机D.1964年越南战争
2019-01-30更新 | 137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3-201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