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1959年,美国新闻署在世界多地利用书籍、小册子等纪念林肯总统诞辰150周年,把林肯塑造成自由、正义的象征,希望国际社会“正确看待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的历史性变化”。美国新闻署这一举措旨在
A.抵消不结盟运动的影响B.赢得冷战宣传的优势地位
C.助推国内民主政治完善D.彻底解决存在的种族问题
2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通过实施对外粮食援助项目以缓解农产品过剩问题。到60年代以后,此类项目已转由外交部门主导,而且对越南共和国、韩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的援助总额大幅度提高。这些变化表明美国
A.经济援助的政治色彩增强B.农产品过剩问题有所加剧
C.冷战重心逐渐转向了亚洲D.力图缓解全球化失衡问题
3 . 1937年,美国政府宣布,各州要允许工人以纠察线之类的联合方式来争取他们的合法诉求。1948年,联邦政府又要求各州严格控制工人组成的各种纠察线。这一变化说明
A.联邦政府与各州权力制衡B.意识形态影响美国内政
C.联邦政府政策具有随意性D.美国工人运动陷入低谷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1951年共同安全法》,一方面减少了对欧洲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把对欧洲的援助由支持民用生产转向集中用于支持国防生产。这一变化深层次的影响是
A.增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B.提高了西欧自身的国防力
C.推动了北约军事组织建立D.引发了苏联更激烈的对抗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独立战争后,英国就对美国进行全方位遏制和实行贸易封锁的外交政策。对此,美国在选择忍耐的同时,把西进作为打破英国战略遏制的重点。19世纪50年代,美国得到了俄勒冈、加利福尼亚等地,实现了建国领神“跨两大洋国家”的宏伟梦想。19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对美外交政策发生调整,正式确认了美国在美洲的优势地位,并与美国在一系列国际事务中展开亲密无间的合作。英国的战略调整,一方面是面对美国的扩张,英国难以保护美加边境和加勒比海的海岸贸易线,而过多地陷入与美国的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会分散英国精カ,使之无力介入欧洲事务,甚至有沦为“二流大国”的危险;另一方面是由于英国自身发生重大战略转向,从拓展和吞并海外殖民地转而寻找全球市场,倾销过剩产品

——摘编自黄正柏、梁军《从冲突到和解:近代英美关系考察》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面对国力衰落、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和发展的现实,1946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和平砥柱”的演说,正式提出构建英美特殊关系。1947年希腊、土耳其出现危机后,英国召会美国国务院,希望其给予援助,这意味着英国主动地将世界霸权移交给美国,推动了“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而这种结局,是英国所能想到和能争取到的,维护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其在殖民地利益的最好方式和最佳结局,从而形成了持续几十年的美主英从的特殊关系。

——摘编自岳小颖、袁胜育《英美关系的变迁与英国的世界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前英美关系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特殊关系”形成的原因及英美霸权转移过程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启示。
2021-12-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2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变化的原因,并指出白银的主要流向及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20世纪国际格局演变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因素,这些事件无不集中反映了大国与大国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变化,这一历史时段的国际格局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试以“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为主题,叙述这一演变的过程。
2021-06-26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随着环保主义等新社会运动的兴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1969年组建的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为载体,积极介入社会领域尤其是环保领域的事务,这被视为北约除防卫协作和政治协商功能之外的“第三维”。北约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把空气污染治理列为第一批试点研究之一,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研究和推广活动;还积极举办空气污染治理专家会议或推动国际环保会议的召开。与会各国先后制定了本国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及空气质量标准,并颁布国家空气污染控制法律。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无关政治”的形象,似乎为东西方的讨论提供了“一个有希望的开场白”。1972-1976年,美苏两国相关专家多次互访,在环保领域签署了一系列草案和协议,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冷战缓和时代美苏合作的新篇章。

——摘编自张勇安《北约与跨大西洋的空气污染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约功能的变化,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北约功能变化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959年中印关系日益紧张以来,英国政府便开始关注中印边界问题。195910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收到英国驻印度高级别专员麦克唐纳关于推进英美联合,乘势(使印度)加入西方阵营的建议后,他并未指示唐纳采取任何措施,只希望英国保持观望态度,不需要“火上浇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后,英国政府鉴于美国对印度的支持态度,指出1950年印度独立时未退出英联邦是英国外交上的重大胜利;南亚诸国历来作为英国商品的重要市场,英国政府“要让英联邦成为真正的实体,而不是徒有虚名”;认为“英国联邦这个组织之所以这么可贵,就在于他鼓励这样一种友好的联系”。麦克米伦在英联邦内积极活动,向巴基斯坦施加影响要求其支持印度;麦克米伦政府还对印度进行实际军事援助,包括武器援助和防空协助。

——摘编自吕利珍《英国麦克米伦政府对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反应和政策》

材料二19603月初,苏联原子能委员会主席访印时称,苏联准备帮助印度建设首座核电站,此时,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代表团也正在印度访问。19615月,美国有条件地答应向印度提供大规模援助,同意在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头两年里向其提供3.57亿英镑的贷款,但前提是,向印度提供贷款的其他西方国家得匹配差不多相同规模的贷款。同年11月,英美共同希望加深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印度“与西方之间的理解”,同时,英美同意了印度提出的购买大批飞机及帮助培训人员的请求。12月,英美继续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其中,战争尚未结束时,美国就向印度提供了6000万美元的紧急军事援助。19621127日,中国外交部长陈毅谴责美国干涉中印争端,反对其在亚洲国家间的挑唆行为。

——摘编自孟庆龙《中印边界战争前后美国对印度态度的变化——兼论美印关系的历史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前后英国态的变化,并简析致使英国态度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前后美国援助印度的目的并说明其采取的援助行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南亚政治局势变化的历史启示。
2021-05-18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