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冷战的含义和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北约”的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华约”的成立
2022-04-23更新 | 217次组卷 | 37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表示:“我认为,那种以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和俄国人坐下来解决问题的想法是错误的。只有当西方具备了坚不可摧实力的时候,斯大林才会来听听美国的谈判条件是什么。”下列事件体现了艾奇逊观点的是
A.德国被一分为二B.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美国从越南战场撤兵
2022-02-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安宁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二战后,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态势是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以“二元两极”为特征的世界体系。所谓“二元”,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它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而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所谓“两极”,是指因制度性裂变而形成的两大国家集团各有一个支配性的力量中心,而且两者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从而构成了国际体系层面“两个世界”的对峙。

——摘自余伟民《“冷战”是这样开始的》

材料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了西欧、中国和日本等新的力量中心,再加上第三世界力量的增长和发生的各种动荡所造成的全球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世界……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停止在冷战过程中已经出现的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与冷战的结束几乎同步出现的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无国界经济”正在全球范围内形成。

——徐蓝《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世界”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世界发展的特点。
4 .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讲话时指出:“至少在以后几年中,欧洲的需要大大超过了它的支付能力。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由此推知,马歇尔计划旨在
A.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B.扩大美国的国际大市场
C.恢复发展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D.帮助欧洲的复兴和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7年,美国国会同意总统杜鲁门援助一切“自由民族”抵抗外来压迫,遏制东方“极权政权”的提案,随后拨款落实该提案的是
A.杜鲁门主义B.成立北约C.马歇尔计划D.成立华约
6 . 以下是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这说明
苏联1950年完成1600公里射程火箭研究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1年苏联宇航员航天成功
美国1953年发射一颗射程800公里火箭1958年,美国第—颗人造卫星上天1969年美国成功登上月球
A.冷战推动科技进步B.苏联科技长期领先
C.军备竞赛日趋激烈D.信息技术取得突破
8 . 1949年美国、加拿大和几个欧洲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建立了一个大范围的军事联盟和集体安全体系。这一“集体安全体系”是
A.华沙条约组织B.经济互助委员会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9 . 20世纪50年代初期,自诩自由、民主的美国发生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苏反共狂潮;相应地,在苏联东欧方面则是大张旗鼓地进行清洗“内部敌人”的运动。这反映出当时美苏
A.注重国内秩序的稳定B.双方意识形态对抗激烈
C.积极争取舆论话语权D.力图转移国内人民视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8年出台的《国际媒体保证计划》规定:只要好莱坞等美国传媒公司的电影对美国正面宣传,美国政府就将其“不吃香的外国货币”换成美元;美国政府还直接资助美国发行商“在德国、波兰和南斯拉夫这类国家的活动”。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美国政府
A.特别注重电影的娱乐宣传功能B.重视与波兰发展友好关系
C.试图将霸权触角伸向世界各地D.利用电影来推动经济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