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0年,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26%,到1954年上升到80.55%。对这一变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朝鲜战争爆发后西方对华封锁加剧
B.中国优先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C.苏联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经济援助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 柏林墙修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柏林墙归根结底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
B.冷战时代的产物
C.两德对峙的产物
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在20世纪60年代的突出表现是
A.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建立
B.柏林墙的修建
C.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D.越南战争爆发

4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从1949年10月到1961年8月,民主德国约有260万人流入联邦德国,其中大多是专业人员和熟练工人。有一种说法指出,西德政府特别是美国肯尼迪政府担心,东德公民的“逃亡潮”会促发东德境内发生骚乱,打破东西方之间的平衡格局,苏联集团有可能把冷战变成热战。柏林墙符合美苏双方战略需要,却堵塞了德意志民族统一之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1989年出现的大量民主德国居民出走联邦德国,从而动摇了民主德国的根基。

——摘编自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赫鲁晓夫写道:“(东德领导人)乌布里希请求我们支援劳动力。当然,我们应当给予帮助,但只能是一些辅助工,我们自己也很缺少熟练工人。”美国总统肯尼迪对柏林墙的立场可以解释为:如果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外部世界完全隔离开来,东德的制度在“两种制度的竞赛”中将遭到失败。

——摘编自【德】博韦奇、【俄】菲利托夫《建造柏林墙的决定是如何通过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林墙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柏林墙事件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47—194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
A.揭开了美苏冷战序幕
B.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C.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
D.维护了德国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朝鲜内战爆发后,杜鲁门在一份文件中曾提到:“唯有通过行动显示美国的坚定意志,才能威慑苏联不在世界其他地区采取新的行动。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去保护我们帮助建立的国家……位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与苏联相邻国家的人民对我们的信心将受到极大打击。”由此看出,美国的战略意图是
A.扶植盟国,实行“热战”B.扩张势力,巩固同盟
C.与苏对峙,实施“冷战”D.遏制苏联,称霸全球
9 . 《新全球史》中说:“由于没有签署和平条约,这个地区仍然处于卷入新的一轮敌对活动的威胁之中。战争还加剧了南北双方的苦难,使得统一朝鲜的进程更加遥远。”这段话主要说明了朝鲜战争
A.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B.给朝鲜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D.事实上并没有停战
2011-05-11更新 | 228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四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