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联合的欧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2017年2月1日(当地时间),英国议会下议: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2017年3月29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     
A.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矛盾激化B.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中断
C.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2022-09-16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明显,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了。这说明(     
A.二战后两极格局已瓦解B.美国的霸主地位已经被取代
C.欧日完全摆脱美国控制D.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欧洲共性,是指欧洲社会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制度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在拿破仑之前,欧洲已存在不少共性。如基督教是共同的信仰,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整个欧洲文明的源头,封建庄园制是中世纪欧洲普遍的经济体制,欧洲特别是中西欧地区,大都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本主义萌芽和殖民扩张的历史发展阶段。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资本主义的法国与封建主义的欧洲大陆其他国家产生了制度上的分歧与对立,欧洲的共性削弱了,差异性扩大了。然而,拿破仑战争及其改革扭转了这一趋势,把革命的种子播撒在被征服地区,欧洲大陆处处闪耀着法国大革命原则与理念的光辉,欧洲的共性重新得到加强。

——摘编自宛凤英《拿破仑发动战争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材料二   1805年,拿破仑在征服意大利的时候,不仅消除了一切封建权利的遗迹,而且还剥夺了教堂和寺院募集某些苛捐杂税的权力。在拿破仑统治期间,意大利不仅修建了良好的公路、桥梁和学校,而且有效的进行了国家财政制度改革并建立了富有活力的资本主义管理制度。拿破仑战争不仅将法国的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到了波兰、荷兰和西班牙等附属国,而且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契约关系”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充分保障了契约自由和契约的法律效力,为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摘编自许丹《论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一体化的历史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拿破仑战争向欧洲输出的文化理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关于拿破仑战争使“欧洲大陆处处闪耀着法国大革命原则与理念的光辉”这一观点。
2022-07-06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63年,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禁止核扩散条约,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西欧共同市场,并于1966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此可知,当时
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基本形成B.法国确立了欧洲霸主地位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2022-05-28更新 | 196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1959年开始,法国逐步收回驻地中海和大西洋舰队的指挥权,迫使美国撤走驻在法国的核轰炸机,接管驻法美军基地和北约总部。至1966年,法国完全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这些事件表明
A.美欧之间的意识形态面临撕裂B.法国出现相对独立自主的倾向
C.法国致力于重塑欧洲霸主地位D.世界多极政治格局正逐步形成
6 . 下表为1959—1966年法国大事记。这表明法国
时间事件
1959年3月宣布撤出受北约控制的法国地中海舰队
1960年邀请赫鲁晓夫访问法国
1963年宣布大西洋舰队不受北约指挥
1964年4月通知北约,决定撤回在北约海军司令部任职的法国军官
1964年9月宣布其水面舰艇概不参加北约海上联合演习
1966年10月宣布退出北约军事委员会,北约理事会被赶出法国

A.旨在实现军事的独立B.反对欧洲一体化道路
C.力图与美国分庭抗礼D.力求摆脱美国的控制
2022-04-15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精创预测卷(福建专版)
7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共同体不断协调对外政策,强调“欧洲愈来愈必须用一个声音来讲话”。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提出,应力图使日本和美国的关系从“依赖”变为‘伙伴”,并宣称:“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些史实表明
A.欧共体与日本在政治上赢得独立
B.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已彻底瓦解
C.美国对外政策遭到世界人民反对
D.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8 . 1964年1月27日,无视美国的强烈反对,法国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1966年,戴高乐访问苏联,同苏联签订了系列经贸文化合作协定。这说明
A.法美关系山合作走向对峙B.法国逐渐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两极格局正面临潜在冲击D.西欧国家事实上已退出“冷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阶段关键词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战争、危机、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竞争、霸权、崛起
20世纪7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和平、发展、改革

——据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20世纪是一个波澜壮阔、突飞猛进的世纪。有学者把20世纪划分为上表所示的三个阶段,并提炼出各阶段的关键词。请你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及对应的关键词,提出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和苏联两国力量的巨大增长,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局具有重大意义。正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政治上还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欧洲国家,似乎降到了无足轻重的地位,美国和苏联已经成为超级大国,它们的地位在战后年代里由于核武器的发展越来越巩固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留下的混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教训: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做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虽然远不如这两个国家那样强大,但是它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是如此有力,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二战后世界格局的主要特征。并分析出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
(2)在材料二中,作者为改变二战后的国际局势提出了什么主张?列举史实说明作者的主张是否得到了实现。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欧洲的联合产生了哪些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