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动荡并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指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或者大会决议,由联合国所从事的、向冲突地区派遣不具有强制力的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的行动。从1948年6月到2001年7月,联合国先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55次维和行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A.避免了地区冲突对国际和平造成的威胁
B.防止了西方某些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C.是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重要机制之一
D.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发展
2 . 1949年4月4日,12个国家正式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此后,该组织不断吸纳新的成员国,下表反映出
时间新加入国家
1952年土耳其、希腊
1955年联邦德国
1982年西班牙
1999年波兰、匈牙利、捷克
2004年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A.西方冷战意识的加深
B.全欧洲实现了军事一体化
C.北约军事战略的调整
D.两极格局实质上依然存在
3 . 1993年,美俄在《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中规定:双方部署的核弹头数量减少约1/3,运载工具可减少近一半,削减目标须在生效后7年内完成。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世界多极格局正在形成
B.国际局势出现缓和趋势
C.世界霸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D.国家间对抗逐渐弱化
4 . 1991年7月31日,美苏签署了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规定7年内把进攻性战略武器消减三分之一,即把各自拥有的核弹头削减至不超过6000枚。这反映出
A.霸权主义得到了有效遏制
B.国际局势出现缓和趋势
C.多极化格局促进世界和平
D.冷战范围超出军事领域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对三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指出结论的不当之处,并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
结论
1“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2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的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后来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中国的“文革”跟美国的群众运动是一致的。
3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但丁是近代早期反对宗教的人文主义者。

6 . 物理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50年代主导研发了苏联第一枚百万吨级氢弹,后来又参与促成了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70年代,他创立莫斯科人权委员会,并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萨哈罗夫的人生经历折射出
A.苏联国际地位的兴衰起伏B.二战后科学的突破式发展
C.全球化加速结束冷战格局D.人类对战争和极权的反思
7 .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巴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紧张与动荡是当今世界的主题B.两极格局已经结束
C.阿以的麻烦主要宗教信仰不同D.巴以冲突是中东动荡不安的关键
2017-05-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历史上曾出现两道“墙”,如下图

材料二科索沃是南联盟所辖塞尔维亚共和国的一个省,由于历史原因,科索沃的塞、阿两族长期不和。冷战后,美国希望通过扩大北约的职能范围,使其成为自己独霸全球的工具。科索沃的民族矛盾正好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所利用。1999年3月24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这是北约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南斯拉夫动武,也是北约成立50年来首次进攻一个主权国家。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科索沃战争不仅给南斯拉夫造成巨大的损失,也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二者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危机出现的背景以及科索沃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17-04-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七校(荆州中学、襄阳五中、襄阳四中等)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的多极化进程使主要力量彼此制衡,世界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世界多极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联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区域间合作逐步向前推进,国际形势朝着持续稳定地方向发展。随着和平因素的不断增长,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和平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利环境,没有和平的发展环境,现今人类社会所取得的社会建设和发展成果都将付之东流,全世界国家都处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之中,都不能脱离外部环境独自发展;要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繁荣,只有持续坚持多边主义的发展格局。

                                           ——摘编自张成《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认识。
10 . 2010年11月12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召开,亚洲的48个国家或地区中有45个国家或地区派代表队参加了本届亚运会,这说明(     
①亚洲局势总体上走向和平
②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亚洲国家的一致认可
③和平发展是当今亚洲乃至世界的主题
④体育赛事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工具
A.①②③B.①②C.③D.①②③④
2016-11-18更新 | 4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