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动荡并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下图是《联合早报》漫画“911事件20年后”,该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A.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B.恐怖主义在世界的转移
C.美国难以甩掉政治包袱D.国际力量对比失去平衡
2022-05-14更新 | 24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山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美国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安全威胁的判断表。由下表可知
发布年份发布人安全威胁
1991布什潜在苏联威胁、地区争端
1994克林顿核武器扩散、地区不稳定、恐怖主义等跨国现象
1997克林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主义、国际犯罪、环境损伤等
2001克林顿核斌器扩散及新型安全挑战
2002小布什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6小布什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10奥巴马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
2015奥巴马恐怖主义、区域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气候变化等

A.美国对世界政治格局感到担忧B.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任重而道远
C.美国威胁来源一直是恐怖主义D.冷战政策不利世界和平与安全
2022-03-12更新 | 113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福建卷)
3 . 有学者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并没有像大部分人想象的那样,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相反,世界还是处在一种“冷和平”、不安全的环境中。世界大战可能打不起来,但普遍的、完全意义的和平还没有到来,人类还没有完全告别冷战。该学者意在说明
A.国际局势的动荡成为世界主流B.地区性争端处于急剧上升状态
C.和平与发展并非当今社会主题D.国际关系新秩序尚未确立起来
4 . 下表为美国“退群”统计表,表格中美国的“退群”举动
“退群”时间国际组织/协定
2017年1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6月1日《巴黎协定》
2017年10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12月《全球性难民和移民协议》
2018年5月8日伊朗核协议
2018年10月3日《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附属之—的关于国际法院管辖的附加议定
2018年10月17日万国邮政联盟.
A.说明美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B.意味着西方阵营不断分化
C.反映其着眼于创建新的双边体系D.体现其强烈的功利主义外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后,国际格局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摘编自约翰·W.梅森《“冷战”》

材料二   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如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1945年后苏联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国的外交政策因此作出了哪些调整?
(3)据材料三概括福勒关于世界冲突的观点。结合“冷战”后的相关史实举2例佐证福勒的观点。
6 . 下表为特朗普时期(2017--2021)美国“退群”统计表

综合此表可知
A.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逆转B.政治多极化趋势得到发展
C.治理赤字加剧了全球挑战D.动荡与对抗成为时代主题
2021-05-22更新 | 27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7 . 美国前驻华外交官在电视节目上称:即使中国做出美国所期待的改变,美国仍要限制中国的发展。只要中国成功了,都必须加以阻止,即使中国重新陷入贫困也在所不惜。这说明
A.中美意识形态的矛盾不可调和
B.维护霸权是美国外交终极目标
C.和平演变是美国对华外交目标
D.对抗中国是美国社会民众共识
2021-05-14更新 | 22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届高三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如表是南斯拉夫解体过程中发生的部分事件,南斯拉夫的解体过程反映了
时间事件
1991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北顷脱离南斯拉夫联邦,宣布独立
1992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宣布为主权国家,波黑战争爆发
1995年波黑正式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1999年美国及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科索沃战争,联合国和北约接管科索沃
2003年南联盟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南斯拉夫”"作为国名不复存在
2006年黑山脱离“塞尔维亚和黑山”,成为独立国家

A.东欧剧变源于外部势力的干涉
B.意识形态的分歧影响了国家的走向
C.民族自决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
D.世界格局的变动引发局部地区动荡
9 . 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认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A.反映了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B.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心理优势
C.源于对西方文明的深刻反思D.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2021-05-11更新 | 438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联考】2019年全国卷Ⅱ高考压轴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2020年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军事冲突,双方激烈交火并已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历史上,阿亚两国就纳卡归属素有争议,并因此爆发战争。这体现出
A.霸权主义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B.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仍然存在
C.多极化趋势下的世界仍动荡不安D.宗教问题成为当今世界头号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