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和平与动荡并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德国学者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18年)中认为西方文明必然走向没落和灭亡;英国学者汤因比在《历史研究》(1934-1961年)中指出西方文明仍有一线希望,可以避免解体的命运;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1992年)中认为人类历史以西方文明在全世界的胜利而“终结”。上述学者对西方文明的看法
A.反映了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化B.突破了以西方为中心的心理优势
C.源于对西方文明的深刻反思D.揭示了西方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
2021-05-11更新 | 438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奥巴马政府曾召集专业的网络技术团队,派往世界各地,协助各国政府和民间团体推广网络技术。这些人员在墨西哥、阿富汗、刚果、巴基斯坦等国发起了“公民社会2.0行动”,支持公民社会运动,制造了中东和北非的“茉莉花革命”和“莲花革命”,实现了几个国家的体制变革。该现象的本质是
A.美国借助社会运动维护公民权利B.信息技术发展推动国家体制变革
C.美国外交政策的重心发生了转移D.通过输出价值理念实现政治霸权
3 . 如图是主题为《“民主”推销员》的漫画。该漫画揭示了“冷战”结束后的美国
A.继续与俄罗斯争夺世界霸权B.按照自身价值观塑造世界
C.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D.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4 . 在联合国的框架中,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这一设计(  )
A.有助于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
B.不利于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主权与利益
C.奠定了美苏主导构建的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D.削弱了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
2020-03-02更新 | 637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检测卷: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一书认为,北约关注阿富汗战争打击所谓的“恐怖主义”,但北约不是为阿富汗这样的国家而设计的;并进而认定“我们面对一个新世界,用的却是并非为这个世界而设的体制。”上述观点旨在反思
A.两极格局
B.国际恐怖主义
C.国际政治旧秩序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6 . 部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情况一览表
时间举办地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未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奖牌榜
1976年蒙特利尔美国、苏联等92个中国台湾以及28个非洲国家苏联
1980年莫斯科民主德国、波兰等81个美国、中国等66个国家和地区苏联
1984年洛杉矶罗马尼亚、中国等140个苏联、民主德国等19个国家美国
1988年汉城苏联、中国等159个朝鲜等国家苏联
1992年巴塞罗那美国、独联体等169个独联体

根据以上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苏联体育优势长期领先世界
B.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走向团结一致
C.政治对体育的干涉越发明显
D.世界局势缓和冷战阴影逐渐褪去
7 . 2018年6月12日上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首次会晤(下图)。会后特朗普表示不再有来自朝鲜的核威胁,朝鲜将会有潜力巨大的未来。对此解读正确的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美国放弃了称霸世界的计划
C.朝鲜具有和美国抗衡的实力
D.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分子。由此可以看出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化社会的公敌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10 . 1960年,第二十一届联大通过公约宣布“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1970年塞内加尔第一任高院院长凯巴•姆巴耶首提“发展权”概念,并立即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支持。1974年,第二十九届联大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各国实现发展权的首要任务。这反映出
A.联大是实现发展权的基本保障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确立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