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成立。此后每当联合国召开有关贸易和经济的会议,该集团一般会事先举行会议,协调行动。这(       
A.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开始走向联合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C.体现了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D.促进了世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2 . 1991年以苏东剧变为标志,二战后所形成的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各国都需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12月25日,苏联的锤子镰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向西方谋求大量财政援助的幻想破灭后,“唯有自救”的呼声在俄罗斯日益强烈。1993年叶利钦政府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反对北约东扩,加强与欧盟的关系。俄罗斯还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摘编自《历史教科书(人民版)》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是哪一年建立的。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分析为解决面临的重重困难,俄罗斯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2-06-3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瑞典学者西蒙斯表示,美国单极和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力量在塑造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关系方面的能力正在下降,非西方国家在多极化世界结构中的力量日渐上升,其中亚洲追求自身利益和目标的能力明显增强。西蒙斯的论述指出了当今世界
A.经济危机威胁全球政治秩序B.霸权主义严重阻碍着世界的发展
C.全球政治经济秩序加速变革D.全球化过程中大国矛盾冲突加剧
2022-06-28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过:“这个世界中只有一种爱、一种主权,是极其有害的。”这一看法得到了普遍认同。德国理论家埃贡巴尔说:“欧洲人开始确定自己的利益和按照自己的分析采取行动。”据此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国际民主化得到各国认可B.大国致力于建立国际合作机制
C.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D.美国单边主义遭到毁灭性打击
2022-06-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五)历史试题
5 . 20世纪东西方关系是决定人类安全的一对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9315日,德军占领布拉格,第二次世界大战奏响了序曲。415日,英法苏三国开始谈判。谈判中英法两国不愿意承担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军事援助义务,只想让苏联承担波兰、罗马尼亚的援助义务。822日晚,英法苏谈判破裂。823日中午,纳粹德国外长抵达莫斯科。

——摘编自方连庆《国际关系史·现代卷》等

材料二   在克里米亚召开的会议中,美苏英三国在德国赔偿问题上,没有原则性分歧,但在赔偿数额、支付方式和期限问题上争论不休。苏联要求德国赔偿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一半归苏联。丘吉尔认为苏联要得到的赔款数目是异想天开。罗斯福的立场不明确,但同时认为不应该使德国人挨饿。最后,三国就德国赔偿问题没有达成一致协议。

——摘编自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冷战思维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国际政治中以权势政治,甚至极端权势至上的眼界和立场来看待和对待国际事务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主要表现为:追求绝对安全,而非满足于相对安全;不能或不愿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利益、情感和安全担忧;以“自现预言”的方式制造敌人和对敌战略规划;用“挑战史”和“谋霸史”来牵强地附会当今和未来。

——摘编自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英法苏三国开始谈判”的主要背景,概述“英法苏谈判破裂”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直接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写出“在克里米亚召开”的国际会议名称、时间。根据美苏英三国“没有达成一致”的提示,简述该国际会议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新体制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两极格局解体后体现美国“冷战思维”的国际事件一例。指出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突破“冷战思维”所进行的外交政策调整,并提炼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构建大国关系框架的基本诉求。
2022-05-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2018年11月底和12月初,习近平主席分别对西班牙和葡萄牙进行了国事访问。中国于1973年和1979年分别与西班牙、葡萄牙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西、中葡建交时
A.中国开始改革开放B.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欧洲联盟已经成立D.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2022-04-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对世界局势认知的不断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战争的危险性是一直存在的,世界大战的危险已经迫在眉睫,并在国内做好早打、大打及打核战争的准备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世界战争不可避免”,但不是“迫在眉睫”,有可能争取延缓战争的爆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个主题
这种变化
A.随着国际格局的剧变而变化B.受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影响较大
C.是中美关系改善的根本原因D.推动了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
8 . 1997年以来,法、俄、德决定建立三国年度首脑会晤制度;东盟和中、日、韩举行了“九加三”会议,现在已经发展到“十加三”会议:西欧领导人到拉美访问,倡议建立欧拉自由贸易区。由此可见,当今世界
A.政治格局发生变革B.冷战思维呈抬头之势
C.反美同盟逐渐形成D.政治多极化趋势凸显
2022-03-03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新中国自成立到1977年底,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总共不过31个。从1978年到2004年底,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多边条约已多达236个。1978年以后中国参加的多边条约已涉及联合国及其所有专门机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的一般国际法,还涉及国际刑法、反对恐怖主义行为、毒品管制等。带来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增强B.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并逐渐解体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关于西方崛起与衰落的观点

                                   内容   
观点一西方处于压倒一切的成功的、几乎是完全的支配地位。世界正在并将继续被西方主要国家的目标优先考虑和利益所塑造。
观点二相对于其他文明而言,西方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权力正在下降。西方在冷战中获胜带来的不是胜利,而是衰竭

——据(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人类文明演化至今何以只剩下一主一从的两个部分:西方文明及其他?冷战后,趋势所向,甚至地球只剩下单一的文明,即普世化(实指西方化,尤指美国化)。对此,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各文明体均难以接受。去西方中心化、反西方化和敌视西方的情绪在西方文明内部尚且存在,在各非西方文明中更是程度不同的普遍存在,愤怒之语不绝于耳,文明多元化的主张遂应运而生。

——摘编自贾卫章、汤正翔《西方文明究竟何以兴盛?》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存在的不足,并就西方文明与世界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评冷战后的“去西方中心化”。
2022-02-1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