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指出: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上述变化
A.源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B.说明应建立国际新秩序
C.要求调整世界统治秩序D.更有利于发达国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当今世界,在许多方面,美国的相对力量加速下降。就经济能力而言,其地位相对于日本、中国进一步动摇。在军事领域,美国与许多日益壮大的地区力量之间的实力对比的天平将由中心向外围倾斜。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B.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
C.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瓦解D.经济全球化陷入困境
3 . 1976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G7)频频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1999年以来,“G7”加上中国、印度等11个新兴国家形成的二十国集团(G20),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反映出
A.发达国家丧失话语权B.国际秩序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C.区域集团化继续发展D.国际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小
4 . 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主要体现在政治上的雅尔塔体系和经济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就这一国际秩序的运转情况看,必须承认,仍然存在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但总体而言,还是有着很大的历史进步性。其进步性表现为
A.形成了国际社会的长期繁荣与稳定局面B.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共处与合作
C.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发展中国家代表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
2021-11-2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是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祥地。从全球战略角度来看,以欧洲为中心,亚非就是其两翼,如果控制了欧洲,就进而可以控制亚非称霸世界。二战后美国开始以自由世界的领袖自居,它的“救世主”精神或日使命感更加强烈,奉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苏联历史上的侵略危险几乎全部来自西部,惨痛的历史教训使苏联不得不首先考虑安全问题,而最现实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战线尽可能向西部推移,从而把东欧这个昔日进攻苏联的跳板变成保护自身安全的缓冲地带和安全屏障。故而,美苏在欧洲保持强大军事力量的同时,既进行着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又进行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对抗和争夺。在亚洲,由于人民民主力量的壮大发展,使建立在美苏实力均等基础上的雅尔塔体系出现了向社会主义阵营倾斜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又是在武装战争的形势下进行的,美国以为这是共产主义扩张的表现,严重威胁到了自由世界,因此美国不惜一切代价,包括使用战争手段来维护雅尔塔体系在亚洲规定的格局,故而在亚洲爆发了冷战间具有世界意义的局部战争。

——摘编自李接德《冷战在欧亚两洲表现不同原因之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在欧亚两洲的不同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冷战在欧亚两洲表现不同的原因。
6 . 2021年9月25日,华为高管孟晚舟获释回国。此前美国以华为公司“涉嫌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贸易制裁规定”,指使加拿大扣留孟晚舟1000多天,这表明当今
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B.强权政治依旧存在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综合国力提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转型日益迫切。地理大发现以来,形成了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结构。两次世界大战并未打破“西强东弱”的国际格局,权カ在西方国家内部实现了转移和交接。现今的全球秩序仍体现出资本主义体系在全球的扩展,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重要的全球性治理机制中仍然掌握主要话语权。但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善于利用自身比较优势的部分后发国家迎来真正的发展契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实现群体性崛起,西方国家相对式微,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化。

——据杨娜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全球治理及中国参与》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清晰且要史论结合,结论不要与观点重复)
8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大量购买美国资产,到80年代末,“美国的象征”——洛克菲勒大楼和美国的灵魂——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成为日本囊中之物,洛杉矶城市商业区的1/4也已归日本所有,日本已控制着美国银行资产的10%。这体现了
A.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B.美国已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日本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第一D.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力量
2021-11-0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成功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双基考试历史试题
9 . 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它彻底改变了罗斯福时代的美国对外政策,奠定了二战后世界的基本格局,它的出现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美国对苏联“大国合作,和平缓进”的政策归于终结。

材料二:201813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德国某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应该考虑到,我们正在同一个更加自信的俄罗斯打交道。同时,我们不希望‘冷战’和军备竞赛重演,而是主张与莫斯科开展政治对话,尽管这并不容易。”

――摘自环球网国际新闻


(1)材料一中的“它”指美国哪一外交政策?指出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表现。简述这一政策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影响。
(2)结合所学说说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更加自信”的表现。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及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1-11-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铁幕”之说虽然是丘吉尔公开发表的,其实都知道他代表的是美国的意思。原子弹爆炸后的美国,尤其是其总统杜鲁门,责任心爆棚,觉得全世界的事,美国人都应该担起责任,所以,他出台了一个叫杜鲁门主义的东西,大意就是,以后金世界任何国家的人,只要觉得自己不自由不民主想推翻政府,美国人必须帮忙。美国也很清楚,想对别人家指手画脚,必须给点甜头好处,人家欠你人情,你干什么都比较方便了。

——摘编自杨白劳《最冷和最热的俄罗斯》

材料二   要想控制整个海洋,进而压制住欧亚大陆边缘地区,就必须在东西方各寻找一个坚定的盟友。我们可以将这种以美国为中心的组合称为“新世界岛”。这样的盟友必须是完全的有一定体量的海洋强国,且不能太远,可以对抗大陆边缘地区。这样一来,欧亚大陆就术可能积聚起足够的力量来挑战美国的地位。但当主要的对手苏联消失之后,防止它们之间通过“合纵”形成更强大的对手又成了新问题。对于新世界的格局来说,最值得注意的当然还是上一个千年留下来的传统优势地区。在新千年中,!低纬度地区和南半球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摘编自温骏轩《谁在世界中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实质及实施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东西两方寻找的“坚定的盟友”,并分析苏联消失后美国面临“新问题”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