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和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下图为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材料三   1989年共产主义制度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崩溃,当然还有东德一一它以并入联邦德国而整体消....度令人畏惧的柏林墙被敲成-一片片碎片做了纪念品。1991 年12月底,飘扬在克里姆林宫镰刀锤子的苏联红旗徐徐降下,俄罗斯的白蓝红三色。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这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3)材料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事件的本质是什么?对比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留下什么深刻启示?
2021-05-2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强调:“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由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丘吉尔在“铁幕演说”中提出:“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为担负起“责任”,在欧洲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3)“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举例说明“冷战”的消极影响。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迟迟不愿摒弃“冷战”思维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当今中国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其最为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