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和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位于阿塞拜疆共和国西南部,其中80%是亚美尼亚人,基督教是亚美尼亚人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文化的基石。而伊斯兰教是阿塞拜疆国内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由于苏联实行的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改革的轨道,再加上几十年来长期被压制的民族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此时苏联国内的民族矛盾已经变得越来越严重。1990年从1月14日至20日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巴库出现多次民族冲突,其中最严重的冲突发生在14、15、16号,共有56人死亡和多人受伤。苏联政府在声明中表示,如果动乱继续发展下去,全国局势将受到影响。按照阿塞拜疆统计委员会公布的数字,截至1月底,该共和国由于罢工造成的损失约为2.5亿卢布,骚乱使20万人沦为难民。直到苏联解体之前,纳卡地区的民族冲突仍然不断,解体之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为了争夺该地区甚至爆发了战争。

     ——摘编自卢伟《前苏联民族矛盾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带来的影响。
2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结果适得其反,相继发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引发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事件的是
A.《和平法令》B.《国家与革命》
C.《阿拉木图宣言》D.《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2022-05-10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2023年【暑假分层作业】高一历史(统编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意志是一个变化频繁的国家。翻开德国史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变幻莫测的景象∶边界在变。国旗在变。首都在变,头衔在变,语言在变,就连国名也,变个不停。同一部德国史,对这个国家的形象的描绘,前面篇章与后面篇章迥然相异。它时而如温驯的绵羊任人宰割,时而如咆哮的雄狮显威于世界,真是反复无常,迷离混沌。……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开掘,德意志终于从这"混乱的通道"里走了出来,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中欧强国。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一个角度(整体或部分),提出看法,并加以说明。
2021-04-25更新 | 162次组卷 | 3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12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新变化-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4 . 20世纪末,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西方民主体制一度俨然成为全球唯一“成功”的体制,由此陷入了盲目自负。1989年美国学者福山发表文章,指出冷战的结束意味着西式自由民主形成,他论断西式民主是“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1992年福山更是宣称“自由民主是唯一的最佳选择”,人们“不得不接受自由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终结性”。福山的言论被认为是西式自由民主的胜利宣言,为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推销其自诩的自由民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掾。福山的“历史终结论”
A.指出了西方民主的全面优越性B.具有广泛的普世价值
C.表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D.背离了人类文明的多元共生
2021-03-23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纽约时报》1989年10月23日指出:“苏联报纸从每天充斥着飞碟之类到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亵渎批评之类的耸人听闻的新闻”,“神秘主义,甚至列宁主义实际是恐怖主义的分子的说法都出现了”。由此体现了
A.苏联改革出现了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迹象
B.美国《纽约时报》歪曲事实,别有用心
C.苏联已经呈现解体倾向
D.美苏争夺重点向新闻舆论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