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解体和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欧洲。在战争中没落的大英帝国及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对于在自己身边出现的日益强大的苏联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他们十分担心贫困、寒冷和饥饿会引发欧洲的“革命”,并认为“虎视眈眈”的苏联正在等待这一时机。苏联在战后初期的很多言行和政策选择,不但没有消除美国和西方的不信任感,反而助长了他们对苏联的战略性疑虑。美苏之间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质性致使双方的战略互疑不断升级,美国重返欧洲与苏联形成对抗。

——摘编自沈志华等《冷战启示录》

材料二   二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表格中数据为年均增长率,单位:%

时期国民收入工业农业
1966-19707.78.44.2
1971-19756.37.40.5
1976-19804.34.41.7
1981-1985333.61

——摘编自沈志华等《冷战启示录》

材料三   苏联同美国军费开支比较单位:亿美元

年份军费国内生产总值
苏联美国苏联美国
1985277025802118040540
1986287028002250042780
1987303028802348045440
1988319029302507049080
1989303030402648052670
1990292030602660055630
1991260028002531057410

——沈志华等《冷战启示录》


(1)材料一中,作者强调什么因素引发了冷战?
(2)据材料二,说明苏联经济发展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形成的根本原因。
(3)分析说明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冷战进程的联系。
2022-06-04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豪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俄罗斯(苏联的主要继承者)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两个大国。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他们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同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敌。

材料二   1947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讲,认为自由世界必须制止共产主义的扩张。杜鲁门的这种“遏制政策”,几十年来始终是美国外交的准绳。它使美国扮演了“世界警察”的角色。……世界被分为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敌对的集团。

——摘编自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欧盟已经建立经济联盟,实行单一货币欧元,经济一体化取得了巨大进展。……长期以来,日本总是对自己政治上的“侏儒”形象耿耿于怀。日本认为要实现大国梦,必须发挥“正常国家”的作用。……所以欧盟和日本被当然地称为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中的成员。

——摘编自《试论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


(1)美苏“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同盟者”是在什么时候?他们正式“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敌”的标志是什么?
(2)“世界被分为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敌对的集团”的这种格局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3)除材料三中提到的日本、欧盟外,“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中的成员”还包括哪些国家?
(4)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2020-12-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结束时,美、苏势力迅速膨胀,成为世界两大强国。因制度不同、利益冲突,双方由战时盟友转为战后对手。伴随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和“遏制战略”的推出,美国开始对苏联实行冷战。苏联则利用实力控制东欧,对美反击,从而出现了以美、苏冷战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

——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材料二   以1989年下半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为标志,世界进入后冷战时期,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过渡。在过渡时期,世界力量的对比及其相互关系出现了“一超(美国)多强(欧洲联盟、日、俄、中)”的局面或所谓的“一(一个超级大国)二(军事上两强一美俄)三(经济上三强--美、日、欧)五(政治上美欧日俄中)”这样一种多层结构。与以往在战争基础上实现的世界格局转换不同,这次世界格局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战胜国会议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因而新格局的形成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摘编自陈舟《论世界格局的转换与现代局部战争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推动两极格局形成所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世界格局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变化出现的原因。
2020-12-1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重点高中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划归俄国。原住这一地区的中国人,仍准留住”。“东北新定边界地区准许两国之人随便贫易,并不纳悦”。“俄罗斯国人若有杀人、抢夺、重伤、谋杀、故烧房屋等重案,查明系俄罗斯国人犯者,将该犯送交本国,按律治罪”。
——摘编自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
材料二 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于条约的内容,两国的设怨并不相同。斯大林希望与新中国结盟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不致破坏雅尔塔体系及损害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既得利益,而毛泽东考虑的则是如何树立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苏联同意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低息货款,但却提出从1950年到1963年的14年里,中国必须把它所有过剩的工业原料统统卖给苏联,而不得卖给第三国。苏联坚持在帮助中国建立航空、造船、石油、育色金属等工业方面要实行合管。苏联坚持不允许第三国资本和人员以任何方式参预东北和新疆的任何机构以及经营性活动。对于苏联的上述行为,毛泽东机端反感。但由于中苏两国强弱悬殊和中国处于受援国地位的现实状况,不论毛泽东与周恩来如何努力,中国都不可能争取到真正的平等。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中俄自1991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过10年来的健康发展,连续上了三个台阶。从1992年“相互视为友好国家”上升到1994年的“建设性伙伴关系”,然后又提升到1996年的“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过,在中俄关系不断深化的同时,俄国也存在着“中国威胁论”的潜流,并衍生出“人口入侵伦”、“经济渗透论”、“军事挑战论”、“地缘战略矛盾论”等诸多变种。
——马云《面向21世纪的中俄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京条约》侵犯了中国的哪些主权?以及对中国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为了树立独立自主的外交新形象,新中国做了哪些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关系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
2016-12-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青海平安县一中高一4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