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与汉唐比较,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经济重心移到江南
B.棉纺织业兴起发展
C.对外贸易陆路为主
D.商品经济较前发达
2019-08-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高宗对大臣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藩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这段谕旨的核心思想是说南宋政府应
A.重视官吏选拔
B.减轻人民负担
C.重视海外贸易
D.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3 . 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在这艘古船上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古代瓷器,这些曾经将要远销海外的中国瓷器最有可能产自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景德镇
2019-08-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
4 . 南宋末年,已经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的地方是在
A.临安
B.海南
C.苏州
D.泉州
2019-08-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
5 . 宋代江浙一带出现了独立的私人作坊,称为“机户”,其从事的手工行业是
A.丝织业
B.棉织业
C.制瓷业
D.造船业
2019-08-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
6 . 南宋第一位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粟
C.水稻
D.玉米
2019-08-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
7 . 下列北宋时期开辟耕地的新方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梯田
B.圩田
C.泥田
D.沙田
2019-08-1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汉时代的赋役,大致包括田赋、人头税和摇役。唐前期实行“以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只以成年男子作为赋役对象,允许以“庸”代役,即缴纳一定的绢布代替服役;后改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其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明朝后期,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清康熙五十一年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从此,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进一步减弱。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试教)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赋役度变化的影响。
9 . 清政府(康熙时)在考虑解决全国民生问题时,认识到要加强交流,于是,开放了海禁,准许外商在四个城市进行贸易。其中有
A.上海
B.广州
C.天津
D.泉州
2019-08-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华东师大版第三分册《康乾盛世(上)》测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是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27

材料二   当农民军在西南进行艰苦抗清斗争的时候,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也在郑成功的领导下进行抗清活动,……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据点,曾先后围攻福州、攻克台州。……顺治十六年郑成功联合浙江张煌言等发动一次大反攻,从海道溯长江,直达南京近郊,占领了镇江、芜湖等四州三府二十四县。

——《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卷12


问题:(1)根据材料指出明清两朝对待海外贸易的相似政策。
(2)明清两朝采取上述政策各出于何种目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明清的上述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