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井田制下农户使用简陋石器、木器,分封的土地耕种不过来,其他荒地也就无暇顾及。但铁犁牛耕使用后,井田之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出来。人们都在经营新开垦的私田,这就导致要交税的井田荒芜,最终井田制难以为继。材料旨在说明
A.农村经济结构瓦解的趋势B.铁犁牛耕技术的先进性
C.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形成D.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
2020-11-24更新 | 421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初唐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日夜》描写了唐都长安城元宵节的盛景,“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中唐诗人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则有“夜市千灯照碧云”、“犹自笙歌彻晓闻”的诗句,描写了扬州城的繁华,这反映了唐朝
A.商品种类的丰富B.诗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C.城市管理的变化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清时期工商业者们往往"以末致财,以本守之",将资金大量用来购房买地,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的趋势增强并不断得到强化。这一现象
A.中断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快速发展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商人的价值取向
C.不利于商业资本向产业资本转化D.政治权力压制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2021-01-2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战国时期,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可以养活六到九人,甚至十人,这就使得“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推广B.统一趋势日益增强C.商鞅变法的推动D.各诸侯国兴修水利
2021-01-25更新 | 348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钱币的使用和地域不断扩大,谷帛的使用范围和地域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北朝实物经济的色彩却远比南朝浓厚,谷帛在流通领域十分盛行。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南朝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北朝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C.南北经济发展相对平衡D.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活跃
2020-12-25更新 | 918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大运河修建之后,成为南北经济交流的要道。唐朝中后期又在沿线相继开凿了不少运河漕渠,主要分布情况见如图。据如图可知,当时

A.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B.交通设施趋于完善
C.经济区域化趋势增强D.政治重心发生转移
2020-05-10更新 | 304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河池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中国古代各时期分别发生在南方和北方的战争比例。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
87%76%61%68%50%29%26%
13%24%39%32%50%71%74%
表中南北方战争比例的变化趋势反映了
A.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威胁消除B.南方经济战略地位上升
C.统治者更重视北方军事建设D.政治统治重心逐渐南移
2020-07-27更新 | 105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代商人凭借财富实力,面对自然灾害,能有效组织起地方赈救事宜,有的甚至通过为有关部门进呈建言、供备咨问、领任差事、调节地方解纷等方式,直接参与地方和国家事务的处置。这说明明朝
A.商人取代士绅承担公共职能B.政府对地方基层管理的强化
C.经济发展拓展商人参政空间D.士商相互渗透合流趋势明显
10 .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2020-01-22更新 | 522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陆川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