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注重精耕细作
C.讲究因地制宜
D.强调自给自足
9-10高一上·贵州黔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下列对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含义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A.禁绝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土
2019-09-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坪东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隋炀帝曾令西域至洛阳商路上各郡县迎送外商,免费供酒肉百戏,得费远不相偿,而赴外使臣更是大量无端地赠礼,赔尽钱物。这表明当时官方主导的对外贸易
A.体现了中外地位的平等
B.追求消费性贸易利润
C.服务于王朝的政治需要
D.注重交易的经济效益
4 . 至元三十一年(1294 年) ,元成宗在即位诏书中宣布当年的税粮减免30%,江浙行省官员上奏指出:“江南与江北异,贫者佃富人之田,岁输其租,今所蠲(免除)特及田主,其佃民输租如故。”由此可以看出,当时
A.江南农民的负担比江北沉重B.汉蒙间的民族矛盾大为缓和
C.江南地方官对农民不够体恤D.江南的租佃经济比江北发达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土地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二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经济形态及其特点。
2019-07-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魏孝文帝下均田诏:“富强者并兼山泽……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课农桑,兴富民之本。”这反映了均田制
A.利于抑制土地兼以缓和阶级矛盾
B.把地主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
C.从根本上维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D.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收入的增加
2019-07-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因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官。

材料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南宋初年,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真切地反映了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的面貌。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实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的具体表现。
2019-07-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南宋末元初,黄道婆借鉴我国传统的丝织技术并汲取黎族人织“崖州被”的经验,织成的被、褥、带、毛巾等上面有折枝、团风、棋局、字样等花纹,栩栩如生,一时“乌泥泾被”蜚声全国。有元诗写道:“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片帆鲸海得风口,千轴乌泾夺天造。”这体现了当时
A.棉纺织业的发展
B.陶瓷业的兴起
C.丝织业的繁荣
D.冶炼业的进步
2019-07-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朝《四方斋丛说》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两段史料包含的相同信息是
A.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B.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商品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在唐代,少府监织染署的工作程序,分为织饪,组绶、绌线、练染四个部门,产品等级也有区别,组分为八级,布分为九等。这说明在唐代
A.纺织业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B.官营纺织业分工精细、产品分级
C.纺织业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D.民营纺织业种类繁多、技术先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