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南宋末元初,黄道婆借鉴我国传统的丝织技术并汲取黎族人织“崖州被”的经验,织成的被、褥、带、毛巾等上面有折枝、团风、棋局、字样等花纹,栩栩如生,一时“乌泥泾被”蜚声全国。有元诗写道:“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片帆鲸海得风口,千轴乌泾夺天造。”这体现了当时
A.棉纺织业的发展
B.陶瓷业的兴起
C.丝织业的繁荣
D.冶炼业的进步
2019-07-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土地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二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经济形态及其特点。
2019-07-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面邮票中的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经营形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奴隶集体农耕
B.春秋战国开始铁犁牛耕
C.秦汉时期的耕耙耱技术
D.隋唐时期筒车用于灌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注重精耕细作
C.讲究因地制宜
D.强调自给自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谢灵运《山居赋》:“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从此可以看出他的田庄
A.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B.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2019-05-06更新 | 79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A.精耕细作的传承
B.人地矛盾的显现
C.稻麦种植的减少
D.技术交流的增加
2019-04-23更新 | 666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需要大量劳力
B.适时增加肥力
C.善于积累经验
D.提倡精耕细作
2019-04-16更新 | 561次组卷 | 57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开学质检(3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9-01-30更新 | 137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抑商政策的松动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9-01-30更新 | 917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你能为这本专著选定一个合适的书名吗
A.《长安城的落日》B.《宋代东京的辉煌》C.《汴河两岸》D.《坊墙倒塌以后》
2019-01-30更新 | 401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