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④“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42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上层建筑的变化
C.封建王权的强化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2018-11-25更新 | 148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2016-11-27更新 | 212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5 . 下列是《唐末至明初我国年铁产量统计表》。它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唐元和初年北宋治平年间南宋初年元朝中统四年明朝永乐初年
207万斤824.1万斤2 162 144斤5 844 000斤19 575 026斤

A.冶铁产量的日趋增长B.冶铁水平领先于世界
C.冶铁业技术不断提高D.政府重视冶铁业发展
2016-08-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6 . 古罗马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写道:“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材料反映出(   )
A.当时中国与罗马有直接贸易往来
B.苏州是当时著名丝织业中心
C.中国的丝织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当时罗马朝廷生活奢侈腐化
7 . 中国历代王朝都重视通过户籍或其他制度的实施来加强对民众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若不赴班,则须月出银一钱由官府另雇他人。(明)嘉靖四十一年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清代八旗制度在努尔哈赤创立时既管理军国大政又有监督和任免大汗的权力。顺治、康熙、雍正几代帝王采取措施逐步对八旗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顺治
上三旗与下五旗的分治。上三旗由皇帝自将,实力不断扩充,下五旗驻防各地
康熙
不启用与各旗有关涉的宗室诸王、贝勒重操旗务,而是任命亲贵皇子主持同色三旗旗务
雍正
专派监察八旗御史,各旗互查,鼓励官员及旗下人大胆地揭发讦告

——摘编自徐凯《清代八旗制度的变革与皇权集中》
(1)根据材料一,说明明清时期工匠地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强化八旗管理的主要方式,这体现了该时期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016-08-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宋代欧阳修诗句“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描绘了当时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这反映了当时(   
A.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意识
C.政府鼓励人们扩大消费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2012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2周年。那么,请你判断,171年前,我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是(  )
A.资本主义萌芽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农业经济
D.工业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勤劳主要是
①缴纳租税的需要
②商品交换的需要
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