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唐代将城市居民按坊居住并进行管理,宋代坊成为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城市由维护封建统治的堡垒,开始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此变化反映出
A.经济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
B.商业活动改善了城市的环境
C.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转入松弛
D.下层市民开始主导城市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据记载,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国运往荷兰的瓷器为28641件,而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则达到69057件。这一变化表明当时中国
A.瓷器成为新兴外贸品B.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
C.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D.政府废止了“海禁”政策
2020-01-25更新 | 981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战国策》记载“秦以牛田”,西汉贾谊《新书》记载邹穆公时邹民“饱牛而耕”之事。这直接说明
A.牛耕在全国得到推广
B.粮食产量有了巨大提高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率
D.农业动力发生重大变化
2019-10-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年全国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大联考(全国卷I)历史试题
4 .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一变化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2019-08-14更新 | 313次组卷 | 2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表可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
省区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
直隶132527537
陕西(关中)143238264
江西459545976
福建(不含台湾)131205511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C.南北经济差距拉大D.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井田制瓦解
D.水利工程的兴建
2019-07-17更新 | 440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从表中可以推出

时间


类型
中唐晚唐
贡茶州17个17个6个
产茶州43个69个582个
贡茶州所占比重39.35%24. 64%1.03%

A.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D.区域分工渐趋合理
8 .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农具与技术的改进
B.劳动者身份的变化
C.郡县制的普遍建立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9 . 从汉朝开始,我国古代牛耕经历了由二牛三人方式到二牛一人方式,又由二牛一人方式到一牛一人方式的演变过程,以后逐步推广。这种演变反映出
A.牛在农业生产中地位重要
B.北方农业人口因战乱不断减少
C.农业生产方式开始革命性变化
D.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文人重义轻利,但到了明清以后却发生了变化,如:郑板桥本人曾明确制定了自己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他的《板桥润格》说得很干脆:“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一现象最能反映
A.清代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清代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D.明清时期文化产业兴盛
2019-06-28更新 | 100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