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市镇经济的发展
D.坊市制度被打破
2016-11-27更新 | 281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祖冲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在研究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时发现,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
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2016-11-27更新 | 186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届高三(普通班)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北宋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洛阳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草市”和集镇开始出现
C.“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D.开始设立专门管理“市”的机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日野开三郎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二》中写道:“以坊市对立为特征,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城郭户’的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业区的新型封建城市。”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
B.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
C.市民身份、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D.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
6 . 西周时 “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 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 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 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