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有关明朝朝贡制度的部分史料

史料出处
凡蕃国遣使朝贡,至驿,遣应天府同知礼待。明日至会同馆,中书省奏闻,命礼部侍郎于馆中礼待如仪。宴毕,习仪三日,择日朝见。陈设仪仗及进表,俱如仪。《明史》卷56《志第三十二·礼十》
古里……(永乐)十七年偕满剌加十七国来贡。十九年又偕忽鲁谟斯等国入贡。二十一年,复偕忽鲁谟斯等国,遣使千二百人入贡。时帝方出塞,敕皇太子曰:“天时向寒,贡使即令礼官宴劳,给赐遣还。其以土物来市者,官酬其直。”《明史》卷326《列传第二百十四·外国七》

材料二

朝贡体系的优点是投入小、回报大,但它也存在一个缺陷,就是抗冲击的能力不太强。在西方殖民列强进入东方之前,这个朝贡体系是非常安全的。但是在西方殖民列强发展起来的坚船利炮及现代战术面前,这一朝贡体系就难以维持。虽然以当时中国的力量,要制服早期西方殖民者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中国当时的政治体制及儒家集团,缺乏维护这个秩序的决心,不愿意在海外投入太多的资源,甚至有些人希望从朝贡体的瓦解中获得个人利益。

——彭波《中国古代国际贸易由强转衰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朝贡制度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朝贡体系瓦解的原因。
2020-11-01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2)-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基础过关)
2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表中,史料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AB.BC.CD.D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佣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梁泉《我们只有一个中国》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指出:“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商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
(3)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有何不同?
4 . 史料记载北宋初年,四川地区富民发行交子“收入人户见现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百万,街市易,如将交子要取现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据此可知,当时的交子
A.已经具有纸币的性质B.是由官方发行予以担保
C.可在全国范围内流通D.促进该地商品贸易发展
2020-10-06更新 | 468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章末检测卷(五)货币与赋税制度
5 . 《十三行(1775-1856)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B.三角贸易的形成
C.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2019-06-09更新 | 5477次组卷 | 69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单元测试定心卷(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基础过关)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开始聚集于城市外围地区,形成了所谓“草市”的新居民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例如: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把汴京城外的居民区划分为八个厢,重新设置官吏进行管理。这是宋政府用行政手段将汴京城外的居民区正式纳入行政区划,承认其是汴京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城池外新居民区的普遍形成和发展壮大,说明城市的空间范围超越了城池郭墙的限制更广地延伸开来,城市的规模扩大了。这些新城区并不只是居民区而已,同时它基本上也都是工商业生产较为集中的地方

——摘编自陈宇光《宋代农村人口流动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政府把城市外围居民区划定为新城区的原因。

材料二:宋代苏州人口(户数)简表

年代户数(每户以五口计)人口密度(人/km2史料出处
太平兴国五年(980)3519521《太平寰宇记》
元丰三年(1080)199892104《吴郡国经续记》卷上
宣和年间(1119一1125)270000161《鸿庆居士集》卷二
德祐元年(1275)329603196《姑苏志》卷一四


(2)概述上表反映的宋代苏州人口的变化,指出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材料三:宋元时期,许多宋朝官员、士人群体、富商及身怀绝技者移居南洋各地,不但经营着各种生业,而且是市场上的主导人群。环中国海诸国既渴望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又依赖中国海商经营其物产,并在相当程度上通用宋元铸造的铜钱或交纱。北宋时期,神宗认识到“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元朝更是将海上事业视为“军国之所资”“国家大得济的勾当”,故政府带头经营,鼓励民间全力参与。本系闽南的地方海神妈祖于宣和五年被宋廷“敕授灵应夫人”,渐次传播到了环中国海各处,接受上至皇家,下至黎民百姓的顶礼膜拜。

——摘编自于逢春《中国海洋文明的隆盛与衰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海上事业兴盛的原因及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585年(明万历十二年)广东顺德县耕地总量88.4万亩,据县志记载亩产约1.8石米,米时价约每石0.5两白银,官府计划征收土地赋税约5.8万石米,实际征收入库2.9万两白银。对该史料分析正确的是(明朝起止时间: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亡于1683年)
①明朝顺德县农民的农业税负担沉重;
②明朝中期顺德县以货币形式征收农业税;
③当年顺德县农民的粮食结余足以维持温饱;
④明朝时期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A.①
B.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9-08-19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检测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
B.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
C.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
D.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
2019-06-03更新 | 965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试题
10 . 清代陶煦在《租核·推原》中说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史料所反映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B.当时国家管理混乱,火灾频发
C.田租是当时的主要收入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19-04-06更新 | 38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达标检测卷(B)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