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是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对于他们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都属于我国赋役史上的重大改革   ②都使封建政府的税收减少
③都加强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④都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②③
2 . 乾隆时期,地方政府多设立机局,“雇募织工以教民纺织”。乾隆八年,决定“凡各省有可开采之山场”,除金银外,“其余俱听百姓于地方官给照开采”。这些做法
A.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体现出对传统手工业重视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D.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3 . 宋代设立了管理景德镇瓷务的衙门﹣“博易务”。全国百姓哪怕是买卖一些极为普通的日用品,也都要在朝廷设立的“市易务”(后改称“市易司”)进行交易。这说明宋代
A.政府严格管制工商业B.社会经济平稳有序运行
C.民间手工业发展缓慢D.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极低
4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发展国内商品经济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2020-09-02更新 | 154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洪武八年(1375年),诏造纸币“大明宝钞”,载“明初钞甚通行”下表为大明宝钞折钱数的变化,大明宝钞折钱数的变化
时间大明宝钞一贯折钱数
洪武八年(1375年)1000文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250文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160文
明宪宗成化初年4文

A.反映了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表明民间财富被搜刮殆尽
D.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商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被皇家垄断。宫廷使用和收藏的工艺品主要来自于
A.外国贡品
B.民间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2019-08-22更新 | 415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朝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高昌地区土地被收归国有
B.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
C.中央集权有利于经济发展
D.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2019-05-14更新 | 142次组卷 | 3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谢灵运《山居赋》:“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从此可以看出他的田庄
A.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B.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2019-05-06更新 | 79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形成了行政城市层级体系,城市的行政地位越高,城市也就金能得到发展。城市管理亦是如此,如国家重京城,既设有复杂的管理机构,又颁布了大量法律进行管理。而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则是以民间法形式实施管理的。大体上包括行会法、慈善组织规则及城市街坊组织规则和习惯法。城市是统治乡村的据点,并无自治地位,而城市在经济上也严重依附乡村,城市统治者兼管乡村和城市,使得城市没有独立的行政地位,城市基层组织与农村的基层组织也大致相同,也不存在西方中世纪那样完备的城市管理法。

——摘编自郭雪飞《传统到近代: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晚清时期,伴随着开埠通商,中国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传统的城市体制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主张开办警政管理城市,还设立了商务局等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警察机构开始在城市广泛设立。中央成立了商部,制定了商法,近代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管理机构也开始建立,城市管理法律体系初步确立。张之洞、梁启超、张馨等在租界示范效应的影响下,积极推动地方自治。城市自治章程的颁布和实施,打破了原来城乡合治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城市管理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晚清时期城市管理体制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其推动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抑商政策的松动B.专制制度的衰落C.西方文明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发展
2019-01-30更新 | 917次组卷 | 5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