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朝初年,政府修建了济养院(免费养老院)、惠民药局(免费医院)和漏泽园(免费公墓)。明太祖还命令在南京试点,于郊外修筑公房,并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由此推知,明初
A.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C.仁政思想全面实施
D.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代,南方各地佃农对地主土地拥有永佃权,即佃户对土地具有长期佃作的权利,甚至部分佃户可以转让其永佃权。永佃权
A.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B.损害了地主所有权的利益
C.增强了佃农经济的独立性D.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 . 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习,每当科举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反映了(        )
A.门第观念彻底废除B.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C.官商勾结风气严重D.社会婚姻观念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唐后,汴州(开封)、宋州(商丘)、楚州(淮安)、广陵(扬州)、苏州和杭州等城市逐渐繁起来,其主要原因是
A.运河航运的兴盛
B.长江航运的发达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对外贸易的兴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谷百蔬。”材料可以佐证
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B.铁器的冶炼情况
C.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D.神农氏创造耒耜
2017-09-05更新 | 458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知识竞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
A.农业生产结构很脆弱
B.小农经济具有较强再生能力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民要承受很高的赋役负担
2017-08-06更新 | 134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知识竞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蔡襄在担任福州知府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福州五戒》,其一曰:“娶妇何谓,欲以传嗣,岂为财也。观今之俗,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表明当时
A.社会风气逐渐败坏
B.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C.逐利意识普遍强化
D.门第制度不复存在
2017-07-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沐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选拔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观察《中国古代丝织业中心分布变迁图》,依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汉代丝织业中心由都城长安向全国各地辐射
B.唐宋时期的丝织业是发展最快的手工业部门
C.元至清朝苏州、南京等地也成为丝织业中心
D.古代丝织业中心多数分布在丝绸之路的沿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它反映了
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
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棉纺织技术的推广
D.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