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以农立国,“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悠远久长。反观历史,饥荒不断,据统计,从公元前18世纪以来的4000年间,共计发生各种灾害有5500多次,平均每半年即发生灾害一次。为此,历代统治者往往将粮食看作为天下之大命的重要物资,把它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最早的粮食安全思想反映在《礼制·王制》,提出“耕三馀一”,即粮食的安全系数为50%,按粮食的年度计算,年末的库存率(包括政府和民间库存)相当于半年的粮食消费量。汉代贾谊积极主张发展粮食生产,重视粮食储备,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唐宋时期,形成了体系健全的救荒救灾的仓储制度,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历代政府一方面发挥政府在粮食流通中干预作用,另一方面,还发挥自由贸易在调节粮食余缺的作用,如乾隆时期,对建立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必要性就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给粮食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超过6000亿斤,1984年粮食产量超过8000亿斤,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2000亿斤大关,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突破13000亿斤,之后的几年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上。粮食生产跃上新台阶,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重视粮食安全的主要做法以及影响古代粮食安全的基本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产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
2020-06-11更新 | 12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春季联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朝白居易在《朱陈村》中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润中水,男采山上……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C.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3 . 明清时期在传统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出现大量工商业市镇,有产地市场型、集散市场型、零售市场型等多种类型。这反映了
A.政府放弃抑商政策B.大量农产品投放市场
C.商品经济非常活跃D.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
2020-05-19更新 | 200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明朝,汉江改道,陕西省的商人乘船顺流而下,将货物贩运于汉正街中转,汉口之名可以说是因陕西商贩而得名,即汉水入长江口。明朝末年,成为天下四大名镇之一。 这一现象反映了
A.长途贩运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B.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C.城市规模的扩大推动商业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5 . 汉武帝时,桑弘羊主持财政,首次实行平准政策,“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材料表明汉代平准政策
A.使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导致百姓赋税负担更加沉重
C.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D.政府专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选项中属于宋代商业革命的是
A.海上丝绸之路开辟B.城市盛行整齐划一的坊市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兴起D.茶馆酒楼等常常营业到三更
2021-04-16更新 | 433次组卷 | 29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知识竞赛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明末,《沈氏农书》记载了浙江嘉湖地区农民每月的事情安排。例如,打铁扒、锄头、桑剪,买蓑衣、箬帽、牛壅、粪、羊草、小鸭、茧黄,雇匠做车扉、鹤膝、修蚕具等事项。材料反映了该地
A.商品经济已经高度发达B.农业生产仍具自给自足性质
C.地区分工协作日趋明显D.农业与手工业呈现均衡发展
8 . 当今出租房屋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在北宋并非如此。北宋有个姓陶的书生,盖了几座房子出租经营,结果出门就被人称为“小人”,挣的钱被叫着“痴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重商主义”观念的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元朝起初在南方主要港口设七个市舶司,后来合并为泉州、庆元、广州三处。还制定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出海贸易的船只、人员、货物,发给公验、公凭。对外国商船载货进口,依例抽分,返航时由市舶司发给公验、公凭。这表明元朝
A.加强对外贸易管理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外贸易往来频繁D.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
A.产生背景B.主要行人C.路线走向D.开通前提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