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2019-01-30更新 | 190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一下期中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④“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42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A.农业仅赖百工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D.农工任其消长
2019-01-30更新 | 376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4 . 据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估算: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了30000吨白银,日本生产了约8000吨,总计38000吨。而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约为7000—10000吨,占百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这反映出
A.明朝中前期保持着出口贸易顺差
B.明朝白银加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
C.白银取代黄金成为世界主要货币
D.古代中国是世界白银的主要产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朝初期的赋税主要以土地税与人头税为主,到唐朝中后期,变为以土地税和户税(财产税)为主。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越来越依赖财产税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均田制瓦解,土地兼并加剧
D.赋税制度的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3世纪晚期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这一制度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科技的不断创新
B.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
C.发达的现代农业生产
D.发达的对外贸易
2018-12-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都匀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战国时期,国家强制诸子均分土地,从而分割成若干小家庭,以适应服役、纳税的需要。后世基本都有诸子均分家产的法令。该现象
A.表明宗法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体现了对私有产权的保护
C.有利于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除井田,民得买卖”,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
B.上层建筑的变化
C.封建王权的强化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2018-11-25更新 | 148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材料我们知道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承重D.农耕经济的落后
2018-04-18更新 | 17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