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的GDP数据统计曲线图

请提炼有关数据变化反映出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信息作出解读。(要求:至少提炼两项历史信息,运用知识准确,解读信息充分。)
2019-06-0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9届高三第十九周半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01-30更新 | 5314次组卷 | 7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大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假设明清两个王朝政权不是与经济发展反方向地高度强化政治专制主义,而是循着两宋对经济实行开放的宽松路线前行,说不定中国传统经济也会发生像西方那种类似变迁的趋势,市场经济可能会出现某种突破。……这种假设毕竟敌不过历史实在的力量,政治体制是一道逾越不过去的铁墙’。”

——摘引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解读材料,请就经济发展与专制主义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 . 看图解史:

请根据如下两图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两图片之间的历史联系。要求:解读符合史实,逻辑关系严密,论证充分合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记录着人们为了生存发展进行的不间断的努力。依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0%。20世纪50、60年代,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工业迅猛发展与公害泛滥的年代,至今被称为“世界八大污染事件”中的六件发生于此时期的美国、日本以及英国。

1972年6月5日,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世界上133个国家代表出席。会议通过《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和《行动计划》,中国政府派出40人的代表团参加。1979年9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性原则并被广泛接受;1996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九五”期间全国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2014年9月召开联合国气候峰会,众多发展中国家代表提出历史上的欧美国家通过基于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发展模式已不应再被模仿。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权益的基础上,提出遵循公平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历代王朝统治核心区域的变化”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迁移”有何不同,并归纳出影响核心区域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关于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