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下图是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西周大盂鼎,造型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其作为史料最重要的价值在于(     )
A.青铜冶炼技术B.青铜造型艺术C.铭文书法艺术D.铭文具体内容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2-12-31更新 | 419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三则选自汉代的引文,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忤,咸曰‘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汉书·酷吏传》
“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盐铁论·复古篇》
“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昌言·理乱篇》

A.执行“推恩令”的必然性B.强化政府管控的必要性
C.放松“抑商”政策的可行性D.放纵土地兼并的危害性
4 . 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2020-12-02更新 | 4399次组卷 | 7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史料记载:明中期以后,江苏江阴县“农无田者十有七”、“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乡间富户,田连阡陌,合一二里饥饿之民,皆其佃户”。由此可知,当时江阴县
A.租佃经营方式盛行B.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C.人们生活比较富足D.富商大贾横行乡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小农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2020-06-15更新 | 232次组卷 | 4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山西平陆汉代壁画里描绘着这样的场景:地主庄园的城堡及依附的“部曲”、“兵家”,是对抗农民的工事和武装;地主监督农民从事耕种;双牛牵引耧车和大型犁铧。可见平陆壁画
A.反映了先进生产技术的普遍使用B.印证了汉朝社会矛盾突出的事实
C.提供了研究古代文化的相关史料D.体现山西艺术创作水平日臻成熟
8 . 据史料所载,唐代洛阳城的北市仅相当于一坊之地,南市仅相当于二坊之地,与全城一百一十三坊相比,显得非常有限,材料表明唐代
A.洛阳商品经济不够繁荣B.市的范围较小
C.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D.政治中心东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史料记载,汉代富农和地主在生产力方面拥有着耕牛和铁犁的巨大优势,而贫穷的农民无力购买,只能继续使用木制工具,经营稍有不善便会破产而出卖土地。材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铁器牛耕技术尚未发展成熟
C.土地私有制遭破坏D.生产技术进步加剧贫富分化
2020-04-24更新 | 417次组卷 | 2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井田制的史料仅来自于《孟子》与《周礼》。在《孟子》之前,没有关于井田制度的记载。有学者认为井田制度可能仅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制度,并据此认为这种制度可能从未得到严格的实施。下列关于井田制示意图的解说正确的是(     
A.井田制下,公田的土地更肥沃,产出更高
B.私田多于公田,说明这一制度开始瓦解
C.井田总是方方正正,便于国家管理和土地丈量
D.原则上,井田的实际拥有者不可以任意买卖土地
2020-04-14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宁夏银川景博学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