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
A.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
B.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
C.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D.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
2019-08-12更新 | 10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三门峡陕州中学高一下第二次精英对抗赛历史卷
2 .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这说明草市的出现
A.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
B.突破了城市坊市间的界限
C.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
D.是对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
2019-07-04更新 | 777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将史事定位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框架下是历史认识的基点。战国时期,咸阳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因素有
A.采用铁犁牛耕等农业生产技术
B.王景治理黄河以解除水患
C.秦国李冰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D.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灌溉农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耒耜经》记载,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材料记载的耕作工具被称为
A.耦犁
B.耧车
C.曲辕犁
D.翻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2019-06-10更新 | 6513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9年江苏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2019-06-08更新 | 11997次组卷 | 112卷引用: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019-06-08更新 | 14714次组卷 | 220卷引用: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记载,明初“风尚诚朴”,“中产之家,前房必土墙茅盖”。到明代后期,“鄙为寒酸,贫者必用绸娟色衣”,“日用会社婚葬,皆以俭省为耻”。这一变化反映
A.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宋明理学正统地位动摇
C.市民兴起瓦解等级秩序
D.下层民众易染奢靡风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元朝袁介在《检农吏》一诗中写道:“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这说明我国的古代农业具有
A.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B.落后性:生产工具没有进步
C.脆弱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D.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