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1 道试题
1 . 明朝初年,政府把工匠分为轮班工匠和住坐工匠两种。轮班指各地的工匠轮流赴京服役,以三年为一班,期限三个月,役毕回家;住坐指工匠每月上十天工,其余时间可自由支配。这一举措
A.解除了对工匠的人身控制B.体现了民营手工业主导地位
C.体现了赋役制度重大变革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均田制规定:“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八十亩”, “亲王百顷,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云骑尉、武骑尉各六十亩”。奴婢不授田。朝廷这种做法
A.充分反映了农民的土地要求B.实行的是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C.主要是将地主土地分给农民D.实际上是按身份地位占有耕地
3 . 汉代司马迁说“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南宋时则有“(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聚集)”的说法。这说明
A.汉朝长江流域人民财税负担沉重
B.南宋北方移民给江浙带来大量财富
C.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文化中心南移
D.长江流域的农业生态优于中原地区
4 . 《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A.禅让制B.世袭制C.氏族公有制D.私有制
5 .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
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2019-09-22更新 | 1780次组卷 | 59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朝贡贸易推动地区商业繁荣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
D.市镇的政治色彩不断提升
2019-09-19更新 | 274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实验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5月尖子生对抗赛历史试题
7 . 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
A.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弛
C.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2019-08-29更新 | 193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实验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5月尖子生对抗赛历史试题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社会动荡不安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丝绸之路开辟
2019-08-23更新 | 1063次组卷 | 4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竞赛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是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27

材料二   当农民军在西南进行艰苦抗清斗争的时候,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也在郑成功的领导下进行抗清活动,……郑成功以厦门、金门为据点,曾先后围攻福州、攻克台州。……顺治十六年郑成功联合浙江张煌言等发动一次大反攻,从海道溯长江,直达南京近郊,占领了镇江、芜湖等四州三府二十四县。

——《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卷12


问题:(1)根据材料指出明清两朝对待海外贸易的相似政策。
(2)明清两朝采取上述政策各出于何种目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明清的上述政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