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6 道试题
2019·四川宜宾·一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丝绸的故乡,据记载,先秦时期丝绸生产已经兴起。从丝绸遗址分布看,黄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川蜀盆地以及华南地区丝绸业出现比较早。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因素,丝绸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得到快速发展。随着纺织工具不断革新,在魏晋南北朝,丝织物品已经达到20多种。魏晋之后,丝绸生产重心逐渐向南转移。到宋朝,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重要的产区。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出现丝绸专业市镇,丝绸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输出商品,丝绸贸易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友好交往的纽带。

——摘编自朱新予《中国丝绸史》

材料二   1718世纪,大量的中国丝绸运往欧洲,因其充满异国情调的图案,给他们带来了关于中华帝国的形象化的联想。加上入华传教士书信中透露的信息,以及来华经商商人的渲染,一股对中国丝绸的狂热爱好便席卷欧洲,从而形成了“中国风”。在18世纪因法国路易十五的提倡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并迅速传播。“中国风”主要体现在18世纪的法国,里昂、都尔等城市是这类丝绸织物的生产重镇。

——摘编自袁宣萍《1718世纪欧洲丝绸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丝绸开发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洲丝绸业流行“中国风”的背景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史・食货志》中记载,“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当时亦有“用陕西汉中茶三百万斤,可得马三万匹”之说。明朝廷对走私茶叶定性为“通番”,明太祖朱元璋还规定“私茶出境者,斩;关隘不觉察者,处极刑。”这反映出唐宋至明朝的茶马贸易(     
A.是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典范B.顺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C.开启了中国闭关锁国的时代D.有利于中原王朝的边疆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新疆脱库孜萨来遗址出土的唐代垂直式织机织成的提花棉织品。另据《通典》记载:天下诸郡每年常贡,按令文,诸郡贡献皆尽当土所出,交河郡(今新疆吐鲁番西)贡氎布(细棉布)十端。这
A.反映出新疆贡品以棉布为主B.表明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C.证明新疆棉纺织业技术较高D.说明国内区域贸易联系紧密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4 . 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B.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
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D.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
2021-12-11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2古代中国农耕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含沙”作为一种生活在潮湿阴暗之地的毒虫,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献记载十分详细且频次很高。到了唐代,除医书外,其它文献对“含沙"的记载明显减少。“含沙”记载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饮食结构变化增强民众体质B.人居环境的恶化
C.江南区域经济开发成效明显D.传统医学的进步
2021-11-18更新 | 151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梦华录》卷三《州桥夜市》记载说:“自州桥南去……直至龙津桥须脑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不以风雨寒署,白昼通夜”进行营业。“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面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吾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

——摘编自《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特征及原因析论》

材料二 宋哲宗时的殿中侍御史孙升就说:“货殖百物,产于山泽田野,售之于城郭,而聚于仓库,而流通之以钱……城郭、乡村之民交相生养,城郭财有余则百货有所售,乡村力有余则百货无所之……城郭之人,日夜经营不息,流通财货,以售百物,以养乡村。”

——摘编自(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94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的城市商业有何重大发展性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北宋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5亩;公元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一状况出现表明(     
A.人口数量急剧膨胀B.藩镇割据导致混乱
C.土地兼并日趋严重D.均田制遭到了破坏
2021-12-04更新 | 181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2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秦代曾用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农耕播撒种子的数量:稻谷一亩播种二又三分之二斗,麦子一亩播种一斗,大豆一亩播种半斗。这反映出秦律
A.重视保护农民的私有财产B.条目繁杂琐细,刑罚极其苛酷
C.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引导D.剥夺贵族特权,适应社会转型
21-22高三上·湖北孝感·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庄季裕《鸡肋编》中记载:“(南宋)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这一变化反映了
A.人口南迁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极大
B.我国传统的农业格局基本上被打破
C.有利于江南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制
D.南方农业经济的种植结构严重失衡
2021-11-18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3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