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2021·山西运城·二模
1 . 唐代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北宋时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B.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2022-01-10更新 | 360次组卷 | 20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卷08隋唐五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漕运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重要的水上运输方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漕运始于先秦,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服务。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挖运河,如吴国开凿的堰渎、胥浦和邗沟,魏国开凿的鸿沟,齐国开凿的淄济运河等。唐宋以后中央集权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都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出现分离的趋势,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漕运与“河海之争”》

材料二   

       图一 西汉水运图                                                                      图二 北宋漕运图


   图三 元朝漕运图

材料三   漕运作为实物赋税的运输形式持续存在,始终成为政治中心紧扣、牵绊经济发达之区的绳索。……朝廷逐渐认识到漕粮运输具有的对于地方的调控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地利用漕粮征派、运输来进行社会制衡,使漕运在经济功能之外也成为王朝用作区域社会调控的政治手段。……漕运客观上引发了区域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动,促进了运河经济带的产生。

——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先秦至明清中国古代漕运在职能上的变化。
(2)比较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三漕运在方向上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漕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新影响。
2021-08-07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09重心渐南移,经济共腾飞
20-21高一下·河南南阳·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湖南蚕桑业原本比荆(州)襄(阳)落后,五代十国时有了一定的发展。据文献记载:“湖南民不事蚕桑,(高)郁(五代十国时期楚国谋臣)今输税者皆以帛代钱。未几,民间机杼大盛。”这一变化表明
A.丝织业成为百姓主要收入来源B.手工业专业化趋势加强
C.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D.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2021-04-28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专项0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结构和特点
2021·广东茂名·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朝时,国家从城市征税赋役之所依据的税产,出现了一种从地产物业走向综合家业评估的趋势,并形成了清晰分辨"田亩""家业"与"营运"三类性质略异税产的概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城市职能的变化
C.区域市场的出现D.社会分工的扩大
2021-05-26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08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内蒙古赤峰·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汉时期多数农妇需终日忙于田地耕作,穿衣等日用品依赖于市场。至东汉时,各地农妇专心从事于纺织才成为可能。以上变化最能说明
A.自然经济兴起于东汉时代B.生产力发展推动家庭内部分工
C.妇女社会地位呈下降趋势D.土地兼并导致农民土地的减少
2020-09-27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山东卷)-押山东卷第02题
20-21高三上·安徽合肥·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反映了我国公元2—1078年人口变化情况,它表明该时期我国
A.实现人口持续增长B.注重统筹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完成经济重心南移D.人口分布南增北减趋势明显
2019·河北保定·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区。明清江南经济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的影响
B.农业商品化趋势逐渐加强
C.商品流通格局的重大变化
D.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发展
2019-05-14更新 | 1274次组卷 | 21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3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
21-22高三上·四川成都·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史记·平准书》谓“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款项刀布之币兴焉”;今考古也发现,在各地出土的战国时期货币中,往往同时发现有几个国家的货币,如1963年山西阳高出土的一批布币,分别有赵国、魏国和韩国的铸币。这表明,战国时期
A.统一趋势明显B.统一市场形成C.商业往来频繁D.地域差别明显
2021-11-20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3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
21-22高三上·安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朝中后期,苏州府下辖的钱门塘市,是一处重要的棉布集散地,有许多徽商在此租房而居,收买棉布,也就有了“钱鸣塘市”之称;同为苏州府管辖的平江镇,其经济支柱是米业,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各城镇。这表明当时
A.徽商是最具影响力的商人群体B.外来农作物改变民众生活习惯
C.商业发展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不断提高
2021-08-31更新 | 654次组卷 | 15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卷13明清经济和社会生活
21-22高三上·贵州贵阳·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两宋时原本盛行于宫廷和官宦、军旅的马球、蹴鞠、相扑等体育活动逐渐向民间普及,在民间社团的推动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性组织,体育活动的玩法更具多样性和观赏性,甚至成为商人招揽顾客,藉以营利的重要手段。宋代体育活动的变化反映出
A.封建专制体制衰落B.新的社会阶层成为国家主导
C.平民政治趋势加强D.经济与社会生活的相互影响
2021-08-21更新 | 393次组卷 | 10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18美育、体育、劳动教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