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1684年,清廷统一台湾后,指定广州、宁波、漳州、云台山四地为通商口岸,进行中外贸易。1757年,乾隆颁布《防范外夷规条》,关闭了宁波等三口,仅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清廷外贸政策的这一变化
A.阻止了中国白银的大量外流B.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的进程
C.加强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海防D.成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2 .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对这种现象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表现出家庭手工业的发展B.反映出手工业者的分化
C.是新式经营方式的表现D.表明传统经济的瓦解
3 . 如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类别数量构成来源
买卖
文书
动产买卖文书约32件卖牛契、买车具契、买马契、买奴契等《吐鲁番出土文书》《敦煌契约文书辑校》《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英藏敦煌文献》《俄藏敦煌文献)等
不动产买卖文书约43件卖地契、卖宅舍地基契、卖田契
借贷文书约163件贷银钱、货粮食、贷布匹等,文书多以“XX举钱契"“XX便麦契”等形式出现,都为借货契约
租佃文书约103件庄园、土地租佃等,文书中有“XX夏田券"“XX佃田契"“XX租田契”等,皆是租赁、租佃的意思
雇佣文书约93件雇牛、雇驼、雇车、雇工等
其他约103件大多为混合型契约,如《唐开元二十四年(734年)二月左小礼租田借麦契)等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经济活动秩序较为规范
2021-05-07更新 | 649次组卷 | 17卷引用:(选必二)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中案)
4 . 661年,唐高宗发布敕令,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这反映唐朝
A.陆上丝绸之路非常发达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
C.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D.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
6 . 明清存在大量关于雇佣劳动者因不满压低工资而展开的罢工活动。《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中就记载∶雍正十二年,长洲、元和两县被解雇的丝织业工匠开展罢工斗争,要求增加工资。这种现象体现了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状况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劳资斗争危及社会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的记录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的社会情况,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今去农而改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士农工商各执一业,皆治生之业也。”
“以经商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A.商人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社会群体
B.“农工商皆本”的观念已经出现
C.政府扶持工商业的举措成效显著
D.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
2022-07-04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二)第7课古代的商业贸易(课中案)
8 . 下表为不同文献中关于唐初土地状况的记述。据此可以推知当时的唐代
出处记述
《新唐书》志第四十一· 食货一“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文》卷33玄宗《禁官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乃别停客户,使其佃食”

A.均田制存在瓦解的可能B.租佃经营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C.小农经济的发展遭受重大打击D.政府可以有效控制土地
2022-04-03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中案)
9 . 陆贽评论某制度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以之为理,则法不烦而教化行;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这一制度
A.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实施的基础是均田制
C.特点是土地为标准D.解决了贫困问题
2022-04-19更新 | 14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0 . 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中国农耕文明达到很高水平。对下图所示农具解读正确的是
A.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B.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
C.是唐朝时出现的耕作技术D.能够提高播种的效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